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
陈树 马娟 朱金富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心理教育中心;铜陵市立医院心理科;
【摘要】目的:探讨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改善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高职院校教师273名,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其职业倦怠、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MBI-ES的情绪衰竭因子分与IPC的有势力的他人因子分、机遇因子分及SCSQ的消极应对因子分呈正相关(r=0.31、0.33、0.21,均P0.01);MBI-ES的去个性化因子分与IPC的内控性因子分呈负相关(r=-0.26,P0.01),与IPC的有势力的他人因子分、机遇因子分及SCSQ的消极应对因子分呈正相关(r=0.31、0.38、0.19,均P0.01);MBI-ES的低成就感因子分与IPC的内控性因子分及SCSQ的积极应对因子分呈负相关(r=-0.40、-0.40,均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高职教师越倾向机遇控制源和越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者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心理控制源 应对方式 现况调查
【分类号】B842.6
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1],反应在教师群体中,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方面,并成为制约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常见因素。例如有研究发现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累计检出率为62.1%[2],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67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