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542430
“越不用脑”,越有创造力?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父母必读》 2007年第5期
“越不用脑”,越有创造力?
“越不用脑”,越有创造力?

     ◎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阿兰

    “多动脑,多创造!”在社会潮流的驱使下,潜能开发、参加各种兴趣班、购买N多的游戏教材……我们下定决心将宝贝的潜能和创造力“发扬光大”。

    但是,在2006年末中日脑科学高峰论坛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罗劲的报告——《“越不用脑”,越有创造力》,对上面那个已得到高度认同的说法产生了一定的震荡和颠覆!

    我们是否犯了善意的错误?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父母如何把握“作为”和“无为”?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从自己的心底产生创造的意愿并从中得到快乐?……

    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走访了包括罗劲在内的多位专家。

    深度访谈:

    罗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心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

    “让曾经脑损伤的人做顿悟的难题,他们比正常人的效率要高。原因在于他们的常规思维被抑制了,他们的思想也就更自由了!”

    1个概念

    《父母必读》:您对创造性思维中的“顿悟”非常有研究,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罗劲:顿悟是一种突发式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类似于我们日常所说的“灵机一动”。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它能搬动巨大的木头,却移不动一枚小小的铁钉。这是什么?你可能首先会想到起重机之类的东西,但我们的答案是“河流”。在找到“河流”这一答案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需要打破思维的僵局,实现一种顿悟。我们的研究,就是用谜语或者脑筋急转弯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脑成像技术,记录人们在顿悟的一瞬间大脑的活动状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