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09年第12期
编号:11851116
童年友谊,全家人都该懂的9句话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日 《父母必读》 2009年第12期
     跟小朋友玩不起来?一不高兴就动手打人?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小朋友间的是是非非,你该怎么“断案”?

    1.“妈妈是第一个‘好朋友’。”

    宝宝社交的第一步从出生就开始了。虽然小小的他躺在那里还不能说话,但是通过哭、目光接触、笑等表情,我们的小社交家完全能和周围人互动起来:他能模仿周围人的表情,而很快,亲友们就能从小家伙的肢体信号中“破译”他的需要了。

    妈妈、爸爸、保姆或祖辈的抚摸、亲吻、及时的回应,为孩子提供了安全感,让他感觉良好,充满自信。有了这种关爱的保障,小社交家才能安心地去“探索”外部世界,包括与各种各样的人“相遇”,并且建立良好的关系。

    可以说,合群的第一阶段是在孩子的家庭中完成的,尤其重要的是来自妈妈的爱。

    2.“尊重孩子间从小建立的友谊。”

    无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来说,生活中有一个亲密的朋友都是很珍贵的。你知道吗?当一个孩子有朋友时,玩的时间会比没有朋友的孩子多出6倍,他更容易与人分享,同别人交流的时间更长。有些规则可以帮到你:

    A A 2岁以前,孩子们喜欢熟面孔,最好把熟悉的孩子放在一起。陌生的孩子会让他们担心。

    B B 多组织2岁以后的孩子参加偏“动”的游戏,如荡秋千或骑车等,这种活动不仅有利于小伙伴的相遇,而且孩子在期间的积极互动要比在那些安静的动手游戏(如搭积木)中的互动高出2 倍。

    C B 3岁之前的孩子在和同伴交往时,喜欢有成年人在场。虽然父母不一定要参与孩子间的活动,但要待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