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儿,也可以很美(2)
小两口婚后有自己的住处,李老师一直并不太过问年轻人的生活,她说这是两个家庭平安相处的基本界限。孙子出生后的最初阶段,是姥姥来主要照顾宝宝。大概到了小家伙10个月左右的时候,姥姥一个人照顾起来有些吃力,于是奶奶开始介入。但是李老师对自己的定位是姥姥的“助手”或“助理”,白天去,晚上走,两个老人配合得很是默契。李老师说,两边老人怎样协调一起帮着儿女带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亲情的确能包容很多东西。
母女之间发生了不愉快能做到既往不咎,而婆媳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没有血缘关系,仅仅是一段因姻缘而生的新关系,就要敏感、脆弱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智慧相处两个老人一起带孩子,如果有意见分歧该怎么办?李老师的原则是:先和自己的儿女沟通,由儿女将意见带到小家庭中交流,达成一致后再和自己的父母沟通。她说这样做比直接超越亲情关系去表述要妥当得多。幸运的是,李老师自己是心理学专家,姥姥也非常好学,经常看育儿书,妈妈就更注重科学养育,所以,这个养育团队并没有太多的观念冲突。但是,生活习惯毕竟还有不一致的地方。
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例子,她说儿媳妇有晚上开灯即拉上窗帘的习惯,开始她没太在意,当她从儿媳妇的动作中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一直让自己注意着遵从这个习惯。李老师对此的解释是:“家庭之事无大小,接纳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习惯,是生命中习得而来的,某些习惯对当事人来说是重要的,保留下来必然有特定的心理意义,所以一定要尊重和接纳别人的习惯。”适当放手作为专家型奶奶,李老师会不会无形中给了儿女一些压力呢?李老师就这个问题特意询问了儿子,儿子却爽快地答:“没有。”但是,作为习惯自省的心理学家,她还是觉得,不管是专家型奶奶还是普通的老人,其实都会在帮年轻父母时带给他们一些隐形的压力:年轻父母以为自己能胜任的一些事情,做起来却没有想象得那么得心应手,而姥姥、奶奶应对时则明显要轻松从容许多。不过她觉得,这样的压力会随着年轻父母育儿水平的提高、经验的丰富而逐渐消失,只是老人一定要适时地学会放手,给年轻父母成长的机会。
侧记
李老师在答应我们的采访之后,一再要求拍照时必须带上姥姥,她说姥姥才是最辛苦照顾孩子的人。拍照现场,李老师担心儿媳妇着急上班,一再催促先拍孩子和妈妈的几组。几个小时里,奶奶和姥姥依然保持着配合的默契,不管是照顾孩子,还是一起换衣服、摆姿势,颇像一对心有灵犀的老姐妹。作为心理学家,她的确有着调和复杂关系的专业能力,但我觉得,尊重、接纳以及愿意为他人着想,才是她能使复杂关系简单化的终极秘诀。
一点反思
接纳是一种美德,更应该成为家庭里每个人的习惯。和自己不同的并不都是不好的,很多你不在意的事,对别人来说却至关重要。老人能如此敞开胸怀地接纳儿女,难道我们就不能给父母更多的接纳吗?, 百拇医药(本刊编辑部)
母女之间发生了不愉快能做到既往不咎,而婆媳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没有血缘关系,仅仅是一段因姻缘而生的新关系,就要敏感、脆弱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智慧相处两个老人一起带孩子,如果有意见分歧该怎么办?李老师的原则是:先和自己的儿女沟通,由儿女将意见带到小家庭中交流,达成一致后再和自己的父母沟通。她说这样做比直接超越亲情关系去表述要妥当得多。幸运的是,李老师自己是心理学专家,姥姥也非常好学,经常看育儿书,妈妈就更注重科学养育,所以,这个养育团队并没有太多的观念冲突。但是,生活习惯毕竟还有不一致的地方。
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例子,她说儿媳妇有晚上开灯即拉上窗帘的习惯,开始她没太在意,当她从儿媳妇的动作中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一直让自己注意着遵从这个习惯。李老师对此的解释是:“家庭之事无大小,接纳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习惯,是生命中习得而来的,某些习惯对当事人来说是重要的,保留下来必然有特定的心理意义,所以一定要尊重和接纳别人的习惯。”适当放手作为专家型奶奶,李老师会不会无形中给了儿女一些压力呢?李老师就这个问题特意询问了儿子,儿子却爽快地答:“没有。”但是,作为习惯自省的心理学家,她还是觉得,不管是专家型奶奶还是普通的老人,其实都会在帮年轻父母时带给他们一些隐形的压力:年轻父母以为自己能胜任的一些事情,做起来却没有想象得那么得心应手,而姥姥、奶奶应对时则明显要轻松从容许多。不过她觉得,这样的压力会随着年轻父母育儿水平的提高、经验的丰富而逐渐消失,只是老人一定要适时地学会放手,给年轻父母成长的机会。
侧记
李老师在答应我们的采访之后,一再要求拍照时必须带上姥姥,她说姥姥才是最辛苦照顾孩子的人。拍照现场,李老师担心儿媳妇着急上班,一再催促先拍孩子和妈妈的几组。几个小时里,奶奶和姥姥依然保持着配合的默契,不管是照顾孩子,还是一起换衣服、摆姿势,颇像一对心有灵犀的老姐妹。作为心理学家,她的确有着调和复杂关系的专业能力,但我觉得,尊重、接纳以及愿意为他人着想,才是她能使复杂关系简单化的终极秘诀。
一点反思
接纳是一种美德,更应该成为家庭里每个人的习惯。和自己不同的并不都是不好的,很多你不在意的事,对别人来说却至关重要。老人能如此敞开胸怀地接纳儿女,难道我们就不能给父母更多的接纳吗?, 百拇医药(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