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15年第5期
编号:12608227
与大牌专家一路同行(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日 父母必读 2015年第5期
与大牌专家一路同行

     1999年8期《千斤重担下学偷闲》

    她在之后的《万花筒》专栏中告诉我们家庭治疗的本质含义:“目的不是去找问题,而是去找家庭中的力量。”2004年,她的200多个治疗故事集结为《家庭:无形之塔》《婚姻:多人之舞》一套书,由《父母必读》杂志出版。

    蒋竞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卫生保健部研究员、博士

    2001年3月《远离车祸》

    营养学专家在这里发表的第—篇科普文章居然是安全话题呀!现在她在杂志里开设有儿童营养专栏。

    刘纪平,原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特级专家

    2002年1期K《一生不断奶,及时添辅食》
, 百拇医药
    从营养理念更新到实操,正是儿保专家做科普的最大优势。此后,她经常来主持《儿保医生手记》专栏。

    薛烨,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任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大学副教授

    2002年1期《有道德的孩子是什么样的?》现在,他开设了育儿文化专栏。面对西方养育理念的不断输入,中国父母该何去何从?他的专栏会让我们踏实地站在自己的文化中思考自己的养育方式。

    黄醒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科主任

    2003年1期《一样的孕产,不一样的体验》

    在2002年8月底以“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为主题的研讨会上与她相识,在这期策划中,她出任指导专家。之后的十几年里,她一直是杂志《孕期问与答》的答疑专家,而且每期送来的,都是一字一字的手写稿。
, 百拇医药
    阿甲,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2003年8月《小书虫的听、看、讲、迷》

    其实,这位阅读界的“大侠”第一次现身,就把亲子阅读最高深的秘笈传授给了父母啦!

    郑树国,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保健科主任,教授

    2006年1期《牙宝宝,健康雷达的7个盲区》必须重视乳牙龋齿,何时戒掉奶瓶,帮宝宝刷牙…--他开始向父母传递很多全新、科学的儿童口腔护理知识。

    郝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儿保健中心儿童保健副研究员

    2008年1期《从营养到喂养的因果链条》这期特别策划中,她纠正了多年来中国父母关于辅食添加的认知局限:“婴儿的第一口辅食不是蛋黄,而是婴儿米粉。”她在为父母进行儿童营养科普时,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色彩。
, http://www.100md.com
    向华,著名儿童图画书创作人

    2010年12期《葫芦的秘密》

    这是他用“乌老师”的署名分享的一个创意美术活动。之后,无论是在杂志上,还是在新媒体上或现场版的音乐名家故事会上,他一直带领父母和孩子玩得很High!

    冀连梅,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剂师,《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作者

    2014年2期《升级儿童用药5个新观念》

    她更新了中国人包括中国父母的用药概念,指导父母更加科学地养育宝宝。

    尹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2015年1期《育儿,我们能否不再焦虑》她的研究方向是儿童阅读障碍,但她非常关注婴儿母亲的心理调适话题。
, 百拇医药
    龚晓明,中国妇产科网创始人,医学博士2015年3期,《新妈妈健康管360°》

    当优秀的医生爱上科普,专业+人性化、准确+贴切服务的新医疗模式正在开启。

    她具有的

    国际化视野

    从1980年的创刊号,到最新一本杂志,每一期都会有海外视角的文章呈现。即使是在信息沟通不那么顺畅的80年代,她也坚持着在杂志中开设《海外见闻》《借鉴与博览》等栏目。

    我们的孩子未来是国际化的,作为他们的父母,中国父母必须具备开阔的眼界和广阔的思考空间。因此,她一贯关注其他国度的人文色彩与育儿风格,将全世界科学家关于婴幼儿的最新研究与中国父母分享。

    这些国家的育儿资讯经常会出现在杂志里。《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课》是现在的“超级育儿师”兰海在德国慕尼黑留学期间为杂志所写。《触摸、喂养、善待——德国父母的动物观》《为什么我是男的,而不是女的》《谁敢让孩子拿大人的工具》等一系列反映德国育儿模式的文章,由我们杂志的特约记者、常年生活在德国的程丹梅老师供稿。2004年出版的《小脑袋大世界》一书,更是将德国育儿精华带进中国,最早分享了那份至今流传甚广的“7岁前儿童认知世界清单”。
, 百拇医药
    2003年9期开始,与法国最著名的育儿杂志Enfant合作,把法国和育儿有关的最热话题以及一些平常话题的特殊表达方式分享给父母:

    《子宫中的9个月》《亲历人工授精》《巴黎爱情故事》《家族意味着什么》……从《美国三位幼教专家谈幼儿教育之道》《中美儿童“我的家庭画”对比》这类的研究型话题,到《儿童与假想游戏》《会讲两种语言的幼儿——怎样教你的孩子学外语》这类美国教育专家的译作,再到《美国孩子家务生活面面观》《别出心裁的亲狗陪读日》《三只小猪存钱罐》等以展现美国多元育儿文化为主的文章,我们为父母提供的是更多可以借鉴和思考的育儿方式。现在,我们与美国儿科学会有版权合作,与美国芝麻街工作室合作教育类专栏。《在日本上保育园——整天都是玩》《在日本保育园里赶集》,日本是怎样培养出“能好好玩的孩子”的?因为有身在日本的陈展红老师的长期供稿,日本保育园的养育方式生动地展现在父母眼前。

    代表文章:《加拿大孩子的感恩节》,感恩节的种种活动固然有趣,我们想传递的,其实更是该如何让孩子有感恩的习惯,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今年,我们设立了加拿大记者站,会有更多养育资讯呈现。

    代表文章:《玩耍比天大——带你参观比利时玩具博物馆》,我们更想分享的是比利时玩具博物馆墙上的这句话:“不是因为我们老了所以不再玩耍,而是因为停止了玩耍,所以我们不可救药地老去。”玩,一直是我们不断探讨的话题,别的国家怎么看待孩子的玩,我们当然也关心。

    从2002年中瑞混血小姑娘爱澜在《交往中学大方,摔跤中学安全》等一系列文章中表现出的淡定,再到2013年《不过就是下雨而已》中描述的瑞典幼儿园风雨无阻的户外活动,都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瑞典这个国家的育儿状态甚至国民状态。,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