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375424
共同探索,不要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父母必读》 2019年第6期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创造力养成的快车道,创造力是随着儿童的成长被不断激发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养育者不是旁观者,更不要成为扼杀者。

    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有太多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带给社会的进步是多么惊人。你能看到世界上大多数人都用着一家公司开发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你能看到如今的互联网技术彻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来自创新的力量。

    但到目前为止对于人类创造的真谛并没有被真正揭开,已有的理论体系基本围绕着认知、人格的角度或者是社会心理理论、系统论的角度去描述解释人类的创造行为。在我看来,人类的创造源自自我内心的强烈需要。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的内心有着一种强烈的渴望和执着,这种执着也许来自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决绝,也许源于极度的逃离与渴望……应该是一种特殊的来自内心深处的能量让他们能够战胜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创造着一个个的神话。无论是祖冲之、曹雪芹、黄公望,还是爱因斯坦、J.K.罗琳、达·芬奇……这些名字都是说到创造力时我们脑中浮现的身影。
, 百拇医药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23岁的时候,妈妈希望他放弃写作,重返学校。他却说:“这辈子我只想当作家,也一定能当上,要么写,要么死。”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人类奉献了《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不少伟大的作品。回看这些伟人的成长经历也许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创造力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发散思维;更不单单是天才加上勤奋,它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坚持不懈地付出,不断地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一次次跌倒了再爬起来;需要忍受孤独和寂寞,有时甚至可能要承受来自社会标准的挑战、排挤、不公,有坚守自我的勇气。

    一项创新集合了个人的潜质,团队的协作,环境的适度支持,制度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发展进程的机遇等众多的因素,我们父母能够操作的只有不去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正像施建农老师所说:“我们不一定可以培养出创造力,但我们可以做到不去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

    创造无处不在。是经验积累后的模仿,是一种思维习惯。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从没有可以模仿的对象是积极创造的,那么也很难实现创造。学历史成为物理学家却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出350本书的爱德华·威腾(Edward Witten),他的父亲是一名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物理学家,威腾具有深刻的物理直觉和高超的数学能力,没有人会否认他的成长中父亲的思维习惯对他的深刻影响。
, 百拇医药
    善于发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是所有老师、家长经常说的一个话题,但是什么是孩子的好奇心,并不是每个孩子的好奇都表现得和达·芬奇一样。达·芬奇在六七岁时就提出了为什么蜗牛壳上的螺纹都是由左向右旋转,钟表和水的旋涡也是这样旋转的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好奇心有时候会表现为他出现了更多的行为问题,会犯更多的错误,会难以管束,需要花费比成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表现出的好奇,才是父母应该做的功课。

    让孩子有未被满足的需求

    人类的发展真正的推手是自身的需要,当需求强烈时,自然就有创造行为的出现,孩子的发展也一样。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这源自一种内心情感诉说的需要,并没有人给他出命题作文,也没有人要求他必须写够多少字。所以建议父母不要替孩子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不要满足孩子的所有的需要。要给孩子留一些出口,让他有迫切地想解决什么事情或者抒发什么情感的需求。自主性是人类基本的需要之一,也是创造力内部动机产生的重要条件。
, 百拇医药
    让孩子有一颗静得下来的心灵,有自主支配的时间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父母,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他们不自觉地会要求孩子各方面都优秀,却没有思考过面面俱到的人是要承受多大的身心负荷,创造需要能量,而面面俱到会耗费孩子太多的能量。所以,我们应该在生活中试着让孩子学会追逐自己的内心,鼓励孩子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不盲从。省略那些无用的规矩和条框,给孩子建立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规矩。身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那个“重要他人”。

    自主性是人类基本的需要之一,也是内部动机产生的重要条件。允许孩子“慢一点”,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更多跨界的知识,养成不设限的思维方式,这需要丰富的经历,我们应该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事情,培养他敏锐的观察力,把观察到的事物积累于心。黄公望中年之后开始游历名山大川,看似游山玩水,但他把自己所有对生活美的感悟都汇集于八十几岁高龄创作的《富春山居图》之中,成就旷世经典。
, 百拇医药
    爱是创造力养成极其重要的原动力

    每个孩子天生有爱的能力,即使有些孩子不是父母和老師眼中的“好学生”,但他依然有爱自己、爱别人的本能。如果父母一直不正视甚至藐视孩子这样的能力的话,这种本可以成为创造力原动力的本能就会渐渐丧失。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毫无医学生物制药学基础的玛蒂娜·罗斯布拉特( Martine Rothblatt)42岁时,她最爱的小女儿被确诊患了一种罕见且几乎无药可医的疾病—肺动脉高压,医生对玛蒂娜·罗斯布拉特和她的爱人说:“我治疗过的所有得过这个病的人都死了。”为了让心爱的女儿有一丝生存的希望,玛蒂娜决定转行为女儿寻找治愈疾病的方法。因为爱,她整天泡在图书馆里,不放过任何相关的资讯,但是由于她没有学过生物医药,很多东西看不懂,于是她决定从头学起。她回到学校开始攻读相关的医学课程,从基础生物、高中生物、大学生物,一直读到各种医学院课本,最后开始研究前沿的医学论文。最终玛蒂娜不但治愈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成功地将此药物推广,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由此可见,爱是创造的原动力,从爱的角度出发,创造力将变得更加有活力。
, 百拇医药
    不用简单的评价标准定义孩子

    现实中有太多反例证明了我们眼中的正常或者简单的好坏善恶的评价不足以解释人类有无创造天赋的能力。在后人对爱因斯坦的手稿进行分析时,惊奇地发现他在拼写同一个单词时每一次都会有错误,而且每次的错误都不同,如果当时他的老师或者父母让他不断地去重复抄写错误的单词,真不知道他还会不会成为后来的爱因斯坦。其实我们更应该让孩子明白英才和蠢材无须他人定义,更不是一事一念就可以断定的。

    不用简单的评价标准定义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因为他知道评判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要让孩子学会质疑,在看到任何结论时都要试着用自己的经验和头脑去思考,而不是无条件地接纳。但作为父母的成年人真的要承受住来自孩子的质疑和挑战。人都喜欢被别人尊重和认可,因此那些叛逆的、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不容易得到父母、教师的认可,这需要父母能更加理性、冷静地对待这样的孩子,要知道创造中可能很需要这份叛逆和质疑的勇气。
, 百拇医药
    创造力培养是系统工程,要说清楚创造力是如何培养的可能不容易,但是如果父母能够深入地思考自己在平时和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的行为和言语是不是正在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也许对孩子会有些帮助。

    随着科研的进展,很多传统观念有了颠覆,从前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现在的科研却向人们证实运动可以改变大脑,让大脑更加灵活;从前人们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科研已经证实自由的玩耍才是儿童最重要的功课……我们需要跟着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并加以实践。

    朱棣文先生曾说:“请跟随你的爱好。如果你没有爱好,就去找,找不到就不罢休。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也许正是这种深情激励着人类在不断地创造。

    让我们共同努力:

    激发孩子探索未知的愿望;

    给孩子空间让他有机会去探索未知;

    让孩子有机会问问题,并尝试去各种地方用各种方式寻找答案;

    给他探索未知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让他拥有探索未知的一些能力,比如勇气、坚毅的性格……, 百拇医药(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