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1999年第7期
编号:11031560
心病“六不治”
http://www.100md.com 1999年4月1日 《大众医学》 1999年第7期
心病“六不治”

     扁鹊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医。他曾经提出过所谓“六不治”的行医原则,即“娇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扁鹊之所以提出这“六不治”的原则,是因为他认为这六种人或由于自身病重或由于对待医生和自身健康的态度有问题,即使是遇到神仙也难以医好,因而也就不必白白浪费医生的时间和精力。传统的中医理论是十分重视人的心理因素的。所以,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者,当我读到这一代名医的“六不治”原则后,我马上就联想到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也有一些情况是我们无法接待或收不到实效的。借此特向读者一一道来,以免求询或求治者白白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

    无自知力者,一不治也

    长久以来,由于我们对精神卫生知识普及不够,大众对自身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重视程度有限,所以往往歧视精神病患者。一旦亲朋好友中有人有严重精神障碍的征兆,常常讳疾忌医,不愿带他前往精神病医院或医院的精神科就诊,害怕被别人知晓有失体面。现在有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机构,精神有明显异常者的亲朋好友,也总是先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因为他们觉得心理咨询中心要比精神卫生中心或精神科好听得多,如果真的有问题再及时转精神病医院也不迟;如果并不是严重的精神病,那就可以避免跨入精神病院的大门了。

    其实,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也挺实在可行。不过,在被认定是严重的精神障碍,被建议转精神科进行临床治疗时,为了脸面而再三恳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治疗,不愿到精神科就诊,就很不明智了。要知道,现代精神卫生领域的工作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分工:精神科医生负责严重的精神疾患(如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心理治疗适合于不大严重的精神问题(如神经症)的治疗;心理咨询适合于比较轻微的心理问题和一些发展性的问题(如一般的情绪困扰、环境不适应、调整人际关系以及职业发展等);再轻一点的问题可以找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帮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