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年包青天》谈色盲的遗传
前些时候在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少年包青天》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部可供人们在茶余饭后欣赏的佳作。
但在其第三单元“藏龙卧虎”第七集中却存在一处瑕疵。剧中叙述凶手在杀人后,利用哑巴男子樊哑子具有遗传性色盲的缺陷,在绿白两色的纸上用朱砂替樊写了自供状。由于樊哑子是色盲,不能辨别写在绿色部分的红字,因而误认为这是洗脱自己罪名的申诉书,于是欣然盖上手印,呈交知府,最终冤死刑场,而真凶却逍遥法外。包拯识破了凶手的伎俩,在公堂上让同样是色盲、并将其色盲基因遗传给樊哑子的樊父当众认读该自供状,为大家揭开了樊哑子当初为何会“认可”该自供状的谜底,于是一场冤案终于水落石出了。从剧情安排来看,包拯可谓聪明睿智,可惜编剧在此处却犯了一个医学上的错误。
根据医学遗传学原理,人类的遗传信息存在于染色体上。人类有一对性染色体,女性为XX(两条X染色体分别源于父亲和母亲),男性为XY(Y染色体来自于父亲,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导致色盲的基因就存在于X染色体上。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如果它上面携带了色盲致病基因,他必然表现为色盲。如果女性一条X染色体带有色盲致病基因,只要其另一条X染色体基因正常,她则表现为正常人(实际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这类疾病的遗传方式被称为伴性隐性遗传,这也就是为什么色盲患者中男性要多于女性的道理。
剧中人樊哑子是男性色盲患者,所以其带有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只能来源于其母亲(其母的色盲基因又是从樊的外祖父或外祖母那里遗传而来的),而由其父传给他的Y染色体上不带有色盲致病基因,所以樊哑子的色盲与其父亲的色盲毫无遗传关系。因此,如果编剧将樊父的角色替换成樊母或其外祖父,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就顺理成章了。, 百拇医药(林治光)
但在其第三单元“藏龙卧虎”第七集中却存在一处瑕疵。剧中叙述凶手在杀人后,利用哑巴男子樊哑子具有遗传性色盲的缺陷,在绿白两色的纸上用朱砂替樊写了自供状。由于樊哑子是色盲,不能辨别写在绿色部分的红字,因而误认为这是洗脱自己罪名的申诉书,于是欣然盖上手印,呈交知府,最终冤死刑场,而真凶却逍遥法外。包拯识破了凶手的伎俩,在公堂上让同样是色盲、并将其色盲基因遗传给樊哑子的樊父当众认读该自供状,为大家揭开了樊哑子当初为何会“认可”该自供状的谜底,于是一场冤案终于水落石出了。从剧情安排来看,包拯可谓聪明睿智,可惜编剧在此处却犯了一个医学上的错误。
根据医学遗传学原理,人类的遗传信息存在于染色体上。人类有一对性染色体,女性为XX(两条X染色体分别源于父亲和母亲),男性为XY(Y染色体来自于父亲,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导致色盲的基因就存在于X染色体上。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如果它上面携带了色盲致病基因,他必然表现为色盲。如果女性一条X染色体带有色盲致病基因,只要其另一条X染色体基因正常,她则表现为正常人(实际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这类疾病的遗传方式被称为伴性隐性遗传,这也就是为什么色盲患者中男性要多于女性的道理。
剧中人樊哑子是男性色盲患者,所以其带有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只能来源于其母亲(其母的色盲基因又是从樊的外祖父或外祖母那里遗传而来的),而由其父传给他的Y染色体上不带有色盲致病基因,所以樊哑子的色盲与其父亲的色盲毫无遗传关系。因此,如果编剧将樊父的角色替换成樊母或其外祖父,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就顺理成章了。, 百拇医药(林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