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2年第15期
编号:11029609
导致中药毒副作用的十大原因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1日 《大众医学》 2002年第15期
     1.随意加量 盲目滥用

    警示事件:超量服用关木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中药虽然毒副作用很小,但在临床应用中也有一定的计量范围,若按《药典》规定的常规计量用药,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若剂量加大,超出人体的耐受极限,就极易发生中毒反应,导致严重后果。如中药关木通的常用剂量为3~10克,若一次用量达60克,即可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近年来国内报道因超量服用关木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所服关木通用量为60~250克。

    2.长期服用 易损脏腑

    警示事件: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慢性肾功能损害

    中药治病是以药之偏性纠病之偏性,以中病为止,药过病所,反能致害。因为服用药物,无论中药、西药,都要经过肝脏、肾脏的代谢,如长时间服用某一药物,有可能加重肝、肾功能的负担,某些中药甚至还会造成蓄积性中毒。如一男性患者因服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治疗痤疮,时间竟达两年余,结果导致慢性肾功能损害。
, 百拇医药
    即使是一些作用平和不含毒性成分的中药,长期服用也会有副作用。如常有人误认为“胖大海”是润喉利咽的保健品而长期泡茶饮用,结果导致大便稀薄、饮食减少、胸闷不舒等一系列副作用。又如人参,长期服用可出现烦躁、易激惹、失眠等副作用。

    3.药名混淆 应用不当

    警示事件:南、北五加皮毒性不同,误用北五加皮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中药品种繁多,或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由于历史原因,中药中品种混乱的不少,其中有的无毒,有的有毒,有的有小毒,有的有大毒,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师或执业药师的指导下选用。有时一字之差会遗憾终身。如汉防己(粉防己)为防己科植物防己的干燥根,不会引起肾损害;而广防己(木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含马兜铃酸成分,有可能造成肾间质损害。又如木通有关木通(马兜铃科)及川木通(毛茛科)之分,具有肾毒性的是关木通。又如五加皮有南、北之分,南五加(包括刺五加)属五加科植物,无毒;北五加皮(又名香加皮)属萝摩科植物,有毒。据临床报道,误服北五加皮后致中毒者并不少见,其毒性作用同洋地黄类相似;过量服用北五加皮,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其中毒的主要表现则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 百拇医药
    4.药证不合 盲目用药

    警示事件:阴虚者服红参,血尿不止

    中药临床应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要取得疗效,既要了解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又要掌握病人的病因病机,审因论治。有些人未经严格和系统的中医理论学习,对中医药知识一知半解,就滥开药方,常造成不应发生的毒副作用。有些病人自己购药吃药,也常出现类似问题。如曾有阴虚体质的病人因服用与体质不合的红参,结果血尿不止,直至医生发现,令其停服红参,血尿方止。又如每年冬令进补之际,常有不少脾虚湿盛或气滞纳呆者,盲目服用滋阴补肾的滋补膏,结果壅中滞气,舌苔厚腻,胃口越来越差,越补湿越重,气越滞。肠胃不能消化吸收,哪有健康可言?

    5.配伍不当 易致祸害

    警示事件:地高辛与六神丸同用,引起中毒

    中药大多是复方应用,有经验的中医师通过合理的配伍,可加强中药的药效,减轻中药原有的毒副作用。若违反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等的禁忌配伍,就容易导致毒副作用的产生。临床不容忽视的不当配伍还包括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曾有一位长期服用地高辛的房颤患者,因咽喉肿痛服用了六神丸,第二天就频发室性早搏,原因是六神丸中含有蟾酥,成分复杂,与洋地黄强心苷合用而引起中毒反应。
, http://www.100md.com
    6.炮制悖理 陡增毒性

    警示事件:雄黄火煅后成砒霜,毒性剧增

    中药炮制可消除毒性,或使毒性减轻,如传统的水漂法、加热法、制霜法及加辅料法等均有减毒增效的效果。但是,如加工炮制不当或忽视了炮制工艺,以生药取代炮制品,则极易引起中毒。如临床上常有人用有毒的马钱子、乌头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关节疼痛的疾病,但是这些药材有严格的炮制工艺,一定要遵法炮制。有的中药若炮制不当,不但不减毒,反能增毒,如雄黄本身有毒,火煅后则生成砒霜,使毒性剧增。

    7.改变剂型 毒性不同

    警示事件:中药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

    中药除了汤剂,还有各种剂型的中成药。不同剂型的中药,如汤、丸、散、酊等,所显示的总体毒性也有所不同。如生品乌头类中药,在汤剂中先煎,可使其有剧毒的乌头碱水煎煮时被水解,毒性大大减弱,而不经水煮的散剂或酊剂,内含的乌头碱未被水解,故毒性较强。
, 百拇医药
    有的成药虽然处方相同,但如果用药途径不同,其不良反应也有差异。如有些中成药以口服为用药途径时,很少有不良反应,但制成注射液后,不良反应就明显增多。一般地说,中药注射剂型比口服、外用剂型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而且程度也较重。曾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液有:柴胡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8.煎煮不当 影响毒性

    警示事件:附子、乌头煎煮不当,毒害人体

    中药临床应用还是以汤剂为主,煎煮时间的长短对中药的药效以及有毒无毒也有影响。如含乌头碱的附子、乌头等药先下久煎,能使其毒性大减或消除,若煎煮时间不够,即可毒害人体,轻者流涎、呕吐、腹泻、四肢发麻;重者手足抽搐、神志不清、心律紊乱,甚至致死。

    9.不辨体质 留下隐患

, 百拇医药     警示事件:中药过敏

    人体有胖瘦、强弱、高矮、男女、老少等差异,承受药物的最大治疗量有所不同,对药物的毒副作用的敏感度也有区别。明代医家张景岳说:“人有能耐毒者,有不能胜毒者。”从临床用药情况分析,一般年轻高大、肥胖、强壮的人对药物的毒性耐受性较强,反之则耐受性较差。而老年人、婴幼儿或是妇女在月经期、孕期、哺乳期以及体质虚弱或肝肾功能不良者,较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同西药一样,中药也能引起过敏反应,对此不能掉以轻心。过敏体质者会对某一味中药(哪怕是无毒的中药)特别敏感,一旦运用这味中药,即可出现过敏反应,导致皮疹、腹泻、心悸、休克等症状的发生。此时,无毒的中药对过敏者也成为“有毒”之品了。比如临床中就有患者对生黄芪产生过敏反应。目前能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已有60多种,不但中药提取的注射针剂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时会产生过敏反应,甚至连片剂、糖浆剂、散剂、汤剂等口服剂型也会引起过敏反应,甚至有些中药在外用时也会产生过敏反应,如中外闻名的治疗外伤的云南白药,临床上就发生过在外敷刀伤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严重病例。
, http://www.100md.com
    10.轻信偏方 可致中毒

    警示事件:马钱子浸酒导致中毒

    民间“偏方”“验方”对某些疑难杂症可能的一定疗效,但也不乏滥芋充数者。有少数江湖医生受利益所趋,打着民间“偏方”“验方”的旗号,迎合一些慢性病患者急于治愈的心理,滥用有毒中草药,说是“以毒攻毒有奇效”。轻信使用往往是助纣为虐,慢性病没有治好,其他的毒性反应又发生了,甚者则毙命。如有患者因膝关节肿痛,服用马钱子浸的药酒,因剂量太大,导致马钱子中毒,以致四肢抽搐,不省人事,最后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有些慢性肾病患者听信偏方、秘方,服用一些对肾脏有毒性的草药,反使病情加重。

    对民间误传的偏方尤应引起重视,如常有人认为鱼胆清肝明目而吞服,结果导致中毒。自1965年国内首次报道鱼胆中毒以来,鱼胆中毒案例逐年增多,初步估计已达数百例。鱼胆毒性很大,生吃或熟食皆可中毒,严重者可以致死。, http://www.100md.com(陈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