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牙周病的认识误区
顾名思义,牙周病(也称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疾病,所以也是牙龈炎和牙周炎的统称。牙龈炎,是指发生在牙龈的慢性炎症,只要治疗及时和得法,炎症消退,组织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牙周炎则是在牙龈炎的基础上炎症向深部发展,形成了牙周袋,反复发作致使包绕、支持牙根的牙槽骨发生吸收,若不及时治疗,最后可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牙周病是人类的高发疾病,我国又是牙周病的高发国家,这可以从下面的调查资料得到证实。
牙周病:从小看到老
北京某医院的资料表明,因患牙周病而拔牙的,已从1953年占拔牙总数的31%(低于龋齿)上升到1986年的44%,成为首位拔牙原因。因牙周病拔牙的高峰年龄由1953年时的45岁延后至60岁。
据报告,上海市年龄最小的牙龈炎患者仅三岁。一般地说,学龄儿童和少年中牙龈炎的患病率正在逐渐上升,十五六岁以后,单纯的牙龈炎逐渐下降,牙周炎逐渐增多,尤其在35岁以后明显上升。
建国以来,由卫生部组织的全国性大规模牙周病流行病调查进行过两次:1984年对29个省、市、自治区的131340名7~17岁学生;1995年对11个省市140712名5~74岁人群的口腔健康情况调查。199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如下特点:
1.各年龄组的牙周病患病率仍高于龋齿患病率(见下图)。
2.公众的刷牙率已由1989年全国第一次爱牙日时调查的30%提高至1995年的72%~9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