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条心理警语,让抑郁走开
发生抑郁的原因很多,每个人的忧伤都有不同的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抑郁是因为具有易感抑郁的素质,这些素质有些与遗传有关,但大多与后天的教育、自我认知、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
警语1:不要一味追求外在目标
事例:
夏冬刚步入中年。他一直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雄心勃勃,要出人头地,要获得别人的认同,要让别人佩服自己。他认为自己很有能力,前途无量,充满希望。所以,他在各个方面都积极努力,希望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印象。事实上,他做得不错,还当上了部门领导,大家都说他很不错。然而,最近他突然变得不快乐起来,一段时间以来开始落落寡欢,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了,他感觉大家虽然认为他不错,但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感觉很茫然,心情感到低落。
分析:
, http://www.100md.com 对于夏冬来说,积极向上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他的目标定向上。可以看出,他的目标是别人对他的赞扬或者认同,都是所谓的“外在目标”。这类目标主要与名誉、地位,甚至外表形象等相关。追求外在目标,常常会使自己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丧失自我。国内外许多的研究已经表明,追求外在目标的人容易罹患抑郁症状。如果追求的目标转向自我价值的实证,自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则遭遇抑郁的可能将大幅度降低。
对策:
个人目标的定位应该更多地追求内在的,自我实现的目标,更多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求的统一,而不能一味追求外在的目标和虚名浮利。比如,夏冬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定为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任务,至于别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则不要去关注。
警语2:不要把失败全归于自身
事例:
小丽最近情绪很不好,接连遭受“打击”:与男友分手,工作上做得不好,受到领导批评,昨天还与父母闹了点不愉快……她觉得自己的生活糟糕透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太差劲了,什么都做不好。失恋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工作没有做好更是怪自己太笨、与父母争吵怪自己太任性。总之,都是自己的错。她觉得自己完了,因为这一切都没有可能改变了,于是就陷入了抑郁。
, http://www.100md.com
分析:
小丽的症结在于认知,在于对自己遭遇和生活状况错误的看法。小丽把遭遇挫折的原因都归结为自己的原因,充满自责,并且认为这种状况似乎永远不可以改变,自己的一生都完了。这种把事情的发生原因归结为自己的责任、认为结果不可改变、并且影响自己生活全部的归因方式,也是发生抑郁的常见原因之一,已经被公认为是抑郁的易感素质。拥有这种认知方式的人,遭遇抑郁的可能是常人的3-5倍。
对策:
要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全面客观地看问题而不能过分自责自罪。可以每天对自己讲三句话,尤其是在自责的时候:“事情并不都是我的错”“失败只是暂时的,终会过去”“这只是我生活的一小部分,我还有更长远的未来”。
警语3:不要陷入过分思虑的泥潭
事例:
, http://www.100md.com
阿雯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一片落叶、几滴细雨也常常会令她痴痴想半天。她离婚已经三年多了,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另一半。近2个月,她一直很忧伤,觉得自己好像一直在黑暗的沼泽中挣扎,越陷越深。她常常想,我的生活太糟糕了,我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呢?回忆起发生过的一些事,她想,要是当初不那样就好了。总之,她对自己过去许多的事情不停地后悔、不住地哀叹。她觉得自己这样太令人沮丧了,可是自己又毫无办法,越想心情越忧伤。
分析:
还有一种造成抑郁和忧伤的素质叫做过分思虑。主要是指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反复思虑,过分关注,而不是去关注如何避免这些状况的出现。常常回想“我这是怎么了”、“这样我就糟糕了”,等等。这样不但会使症状迁延,更重要的是常常使症状加重,本来仅仅是一般的情绪反应或者暂时出现的不适,由于沉浸在情绪的不适和波动起伏之中,就逐渐演化成为抑郁。阿雯就是一个过分思虑的人,她持续地呆在自己糟糕的情绪里,不去思考如何解决或者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却只是哀叹、忧虑、后悔和流泪,就是没有行动。这样一来,面对的只是自己的情感,而不是问题。这种过分思虑的应对方式,可能与个人不成熟的个性有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及时纠正,就可演变成一种抑郁的易感素质。具有这种素质的人,比别人更容易、更持续地体验抑郁的心境。
对策:
阿雯应该行动起来:对于过分思虑,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①先尽量地转移注意:当遭遇不愉快时可以分散自己对情绪的注意力,比如,可以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找人谈谈等等。②集中解决问题:冷静下来,把自己面临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然后进行简化,把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细小的问题,逐步解决。③弄清自己到底在想什么,问问自己这么想有没有用,把想法写下来,不要任由它们在你头脑中徘徊。告诫自己:“我知道我在想什么,如果我继续想下去,我的情绪将愈加低落。” 总之,要认清问题所在,并且对未来进行计划。, 百拇医药(邹 涛)
警语1:不要一味追求外在目标
事例:
夏冬刚步入中年。他一直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雄心勃勃,要出人头地,要获得别人的认同,要让别人佩服自己。他认为自己很有能力,前途无量,充满希望。所以,他在各个方面都积极努力,希望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印象。事实上,他做得不错,还当上了部门领导,大家都说他很不错。然而,最近他突然变得不快乐起来,一段时间以来开始落落寡欢,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了,他感觉大家虽然认为他不错,但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感觉很茫然,心情感到低落。
分析:
, http://www.100md.com 对于夏冬来说,积极向上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他的目标定向上。可以看出,他的目标是别人对他的赞扬或者认同,都是所谓的“外在目标”。这类目标主要与名誉、地位,甚至外表形象等相关。追求外在目标,常常会使自己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丧失自我。国内外许多的研究已经表明,追求外在目标的人容易罹患抑郁症状。如果追求的目标转向自我价值的实证,自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则遭遇抑郁的可能将大幅度降低。
对策:
个人目标的定位应该更多地追求内在的,自我实现的目标,更多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求的统一,而不能一味追求外在的目标和虚名浮利。比如,夏冬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定为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任务,至于别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则不要去关注。
警语2:不要把失败全归于自身
事例:
小丽最近情绪很不好,接连遭受“打击”:与男友分手,工作上做得不好,受到领导批评,昨天还与父母闹了点不愉快……她觉得自己的生活糟糕透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太差劲了,什么都做不好。失恋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工作没有做好更是怪自己太笨、与父母争吵怪自己太任性。总之,都是自己的错。她觉得自己完了,因为这一切都没有可能改变了,于是就陷入了抑郁。
, http://www.100md.com
分析:
小丽的症结在于认知,在于对自己遭遇和生活状况错误的看法。小丽把遭遇挫折的原因都归结为自己的原因,充满自责,并且认为这种状况似乎永远不可以改变,自己的一生都完了。这种把事情的发生原因归结为自己的责任、认为结果不可改变、并且影响自己生活全部的归因方式,也是发生抑郁的常见原因之一,已经被公认为是抑郁的易感素质。拥有这种认知方式的人,遭遇抑郁的可能是常人的3-5倍。
对策:
要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全面客观地看问题而不能过分自责自罪。可以每天对自己讲三句话,尤其是在自责的时候:“事情并不都是我的错”“失败只是暂时的,终会过去”“这只是我生活的一小部分,我还有更长远的未来”。
警语3:不要陷入过分思虑的泥潭
事例:
, http://www.100md.com
阿雯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一片落叶、几滴细雨也常常会令她痴痴想半天。她离婚已经三年多了,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另一半。近2个月,她一直很忧伤,觉得自己好像一直在黑暗的沼泽中挣扎,越陷越深。她常常想,我的生活太糟糕了,我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呢?回忆起发生过的一些事,她想,要是当初不那样就好了。总之,她对自己过去许多的事情不停地后悔、不住地哀叹。她觉得自己这样太令人沮丧了,可是自己又毫无办法,越想心情越忧伤。
分析:
还有一种造成抑郁和忧伤的素质叫做过分思虑。主要是指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反复思虑,过分关注,而不是去关注如何避免这些状况的出现。常常回想“我这是怎么了”、“这样我就糟糕了”,等等。这样不但会使症状迁延,更重要的是常常使症状加重,本来仅仅是一般的情绪反应或者暂时出现的不适,由于沉浸在情绪的不适和波动起伏之中,就逐渐演化成为抑郁。阿雯就是一个过分思虑的人,她持续地呆在自己糟糕的情绪里,不去思考如何解决或者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却只是哀叹、忧虑、后悔和流泪,就是没有行动。这样一来,面对的只是自己的情感,而不是问题。这种过分思虑的应对方式,可能与个人不成熟的个性有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及时纠正,就可演变成一种抑郁的易感素质。具有这种素质的人,比别人更容易、更持续地体验抑郁的心境。
对策:
阿雯应该行动起来:对于过分思虑,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①先尽量地转移注意:当遭遇不愉快时可以分散自己对情绪的注意力,比如,可以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找人谈谈等等。②集中解决问题:冷静下来,把自己面临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然后进行简化,把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细小的问题,逐步解决。③弄清自己到底在想什么,问问自己这么想有没有用,把想法写下来,不要任由它们在你头脑中徘徊。告诫自己:“我知道我在想什么,如果我继续想下去,我的情绪将愈加低落。” 总之,要认清问题所在,并且对未来进行计划。, 百拇医药(邹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