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方式摧残“女人花”(2)
增加宫颈癌的风险
毫无疑问,女孩子过早涉及性生活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除精神压力、学业影响、避孕失败、染上性病等以外,还可能影响性功能和生育能力。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今后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将增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如小于18岁者比25岁以上者患宫颈癌危险性高12.3倍。资料显示,20岁以前结婚(发生性行为)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为1.58%;21岁以后结婚(发生性行为)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到0.37%,两者相差4倍。
20余年前,我曾整理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我院治疗的3000多名宫颈癌患者资料。结果令人震惊地发现,大多数宫颈癌患者的结婚年龄是在18岁,甚至更早,部分早婚患者居然还说不出初潮月经的年龄,她们甚至是在生了第一胎,并基本完成第一个孩子哺乳后才知道什么是月经。
中国宫颈癌发病历史变迁
, 百拇医药
1.上世纪40~60年代,宫颈癌是令我国女性因癌症死亡的头号杀手,这与过去我国女性早婚、早孕、多产有较大的关系。
2.解放后,国家制定婚姻法,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未成年少女。而继后提倡的晚婚晚育及计划生育政策,更避免了未成熟女孩过早涉及性生活。20世纪70~80年代,宫颈癌对我国女性的威胁极大降低。
3.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情况又开始回升,并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这些变化与性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
促使HPV感染率上升
那么,为什么女孩过早性生活会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有人认为,这与青春期女孩宫颈处于鳞状上皮化生时期,对致癌物较为敏感有关。研究证实,人乳头瘤状病毒(HPV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HPV病毒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性生活可能导致女性生殖道感染HPV病毒。尚未真正发育成熟的女孩,其娇嫩的宫颈在性生活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也容易遭受HPV病毒的感染。HPV病毒反复感染受伤的宫颈组织,尤其是致癌危险性高的HPV病毒16、18等亚型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组织细胞癌变。
, 百拇医药
美国一项对60名14~17岁女孩为期2.2年的研究发现,在青春期性活跃女孩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现象极为常见。在这些女孩中,有95%的人称她们曾与2个性伴侣发生过性关系。60名女孩中共有49名呈HPV阳性,感染率为81.7%。研究还发现,有37%的女孩有宫颈细胞学异常,这与以前对青春期妇女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而以上异常与致癌危险性高的HPV感染显著相关。
宫颈癌不是性病,也不会传染
宫颈癌的主要病因HPV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性生活传播的,但是,宫颈癌本身不会通过性生活传染。生殖系统感染HPV病毒,并不像淋病等性传播疾病那样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可能不出现白带增多等症状。只是这些病毒可能长期潜伏在感染者的生殖道内,导致宫颈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宫颈癌。
远离宫颈癌的ABC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预防宫颈癌的首要问题是性行为健康教育及宣传,减少高危性行为及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预防HPV感染。因此,预防性传播疾病的“ABC”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女孩预防HPV病毒感染及宫颈癌风险。
, http://www.100md.com
A这里说的 A 是英文 Abstinence (禁欲)的第一个字母,也就是说,如果人不进行性活动,感染HPV等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就大大降低。青春期女孩要遵守社会性道德规范,学会调节性冲动,避免轻率地卷入性活动。
B“ ABC ”原则中的 B 是英文 Be faithful (做忠诚的人)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对不能禁欲的人,要做到性伙伴双方关系的相互忠诚,因为与多人发生性行为是HPV等性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C 如果无法做到 A 、 B 这两点,“ C ”(英文安全套 Condom 的第一个字母)告诉我们的是,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性病及感染HPV的危险,同时也降低今后患宫颈癌的风险。
总之,青春期女孩应避免过早性生活,以防止HPV病毒感染宫颈及生殖系统,预防宫颈癌。
宫颈“糜烂”会不会变癌
, http://www.100md.com
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石一复
子宫颈是女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是疾病的高发地段,包括发育异常、炎症,甚至良恶性肿瘤等。子宫颈炎症可分为急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炎。常见的慢性宫颈炎在病理学上又有许多类型,包括糜烂、息肉、肥大、纳氏囊肿、颈管黏膜炎,其中,对“宫颈糜烂”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一些医疗单位出于赢利目的,把宫颈柱状上皮向外生长替代鳞状上皮的过程(所谓糜烂)说成是癌前病变甚至是宫颈癌,过度治疗这种所谓的癌前病变,造成一系列误诊、误治,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宫颈糜烂”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按如今的看法,“宫颈糜烂”这个名词是有问题的。子宫颈管柱状上皮向子宫颈外面翻出,局部看起来充血呈红色,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糜烂。实际上,它是初生头几天女婴和青春发育期至妇女绝经前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主要是因为此阶段人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促使子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向宫颈外口生长,而非真正的宫颈糜烂。
, 百拇医药
女性胎儿在母亲子宫内或出生后头几天的女婴宫颈也有“糜烂”(柱状上皮外翻或外移),主要是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使宫颈柱状上皮向外生长替代鳞状上皮,也称先天性宫颈“糜烂”。女婴出生几天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又恢复正常,宫颈也光滑了。生育期妇女,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增加,所以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易致“糜烂”状。女性青春发育期前和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低,所以“糜烂”也少见。
既然是生理反应,只要局部无炎症,白带性状正常,局部外观清洁,范围不大,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无异常出血,就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观察即可。若宫颈分泌物多、异常,病变范围大,一般可先行阴道局部塞药治疗,必要时用物理治疗,如微波、激光、冷冻、电灼等均可。
宫颈糜烂应改称为宫颈内膜“外移”或“移位”
早在1925年阴道镜应用后,专家已发现宫颈糜烂的名称使用不当,建议改为“假性糜烂”,与急、慢性宫颈炎时的真性糜烂相区别。近年,国外期刊书本上已将宫颈糜烂改为宫颈内膜异位(ectopia),我国认为改称为宫颈内膜“外移”或“移位”为妥。
, http://www.100md.com
慢性宫颈炎不宜用LEEP刀治疗
通常,慢性宫颈炎或宫颈黏膜外移伴感染时,医生会给病人阴道局部用药消炎,并择时作宫颈物理治疗(微波、激光、冷冻、电灼等)。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宫颈炎不能随便使用LEEP刀(环状电切术)或宫颈锥切,尤其不宜使用LEEP刀治疗,否则属于过度治疗,不仅易导致妇女大出血、阴道壁损伤、宫颈狭窄、粘连、宫颈黏液缺乏、宫颈机能不全、宫颈变短等,还可影响精子穿透和上行,造成不孕不育或流产、早产等。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若柱状上皮下未成熟鳞状化生上皮感染了高致癌型HPV,并持续存在、作用,细胞可呈不典型增生,宫颈良性上皮逐步向恶化方向过度,进一步发展为癌前病变。也就是说,上皮组织在细胞增生方面呈现不典型增生,宫颈良性上皮向恶性化方向发展的过渡阶段,是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宫颈上皮内瘤变分轻、中、重或ⅠⅡⅢ级。轻、中、重不同分度的病变,虽属性上有所区别,但三者之间有渐进的关系。轻、中度(或ⅠⅡ级)大多只需物理治疗,同时应定期随诊,包括宫颈刮片和必要的宫颈活组织检查。少数持续中度(Ⅱ级)及重度(Ⅲ级)宜积极采用LEEP、锥切或子宫切除治疗。, http://www.100md.com(本刊编辑部)
毫无疑问,女孩子过早涉及性生活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除精神压力、学业影响、避孕失败、染上性病等以外,还可能影响性功能和生育能力。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今后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将增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如小于18岁者比25岁以上者患宫颈癌危险性高12.3倍。资料显示,20岁以前结婚(发生性行为)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为1.58%;21岁以后结婚(发生性行为)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到0.37%,两者相差4倍。
20余年前,我曾整理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我院治疗的3000多名宫颈癌患者资料。结果令人震惊地发现,大多数宫颈癌患者的结婚年龄是在18岁,甚至更早,部分早婚患者居然还说不出初潮月经的年龄,她们甚至是在生了第一胎,并基本完成第一个孩子哺乳后才知道什么是月经。
中国宫颈癌发病历史变迁
, 百拇医药
1.上世纪40~60年代,宫颈癌是令我国女性因癌症死亡的头号杀手,这与过去我国女性早婚、早孕、多产有较大的关系。
2.解放后,国家制定婚姻法,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未成年少女。而继后提倡的晚婚晚育及计划生育政策,更避免了未成熟女孩过早涉及性生活。20世纪70~80年代,宫颈癌对我国女性的威胁极大降低。
3.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情况又开始回升,并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这些变化与性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
促使HPV感染率上升
那么,为什么女孩过早性生活会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有人认为,这与青春期女孩宫颈处于鳞状上皮化生时期,对致癌物较为敏感有关。研究证实,人乳头瘤状病毒(HPV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HPV病毒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性生活可能导致女性生殖道感染HPV病毒。尚未真正发育成熟的女孩,其娇嫩的宫颈在性生活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也容易遭受HPV病毒的感染。HPV病毒反复感染受伤的宫颈组织,尤其是致癌危险性高的HPV病毒16、18等亚型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组织细胞癌变。
, 百拇医药
美国一项对60名14~17岁女孩为期2.2年的研究发现,在青春期性活跃女孩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现象极为常见。在这些女孩中,有95%的人称她们曾与2个性伴侣发生过性关系。60名女孩中共有49名呈HPV阳性,感染率为81.7%。研究还发现,有37%的女孩有宫颈细胞学异常,这与以前对青春期妇女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而以上异常与致癌危险性高的HPV感染显著相关。
宫颈癌不是性病,也不会传染
宫颈癌的主要病因HPV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性生活传播的,但是,宫颈癌本身不会通过性生活传染。生殖系统感染HPV病毒,并不像淋病等性传播疾病那样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可能不出现白带增多等症状。只是这些病毒可能长期潜伏在感染者的生殖道内,导致宫颈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宫颈癌。
远离宫颈癌的ABC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预防宫颈癌的首要问题是性行为健康教育及宣传,减少高危性行为及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预防HPV感染。因此,预防性传播疾病的“ABC”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女孩预防HPV病毒感染及宫颈癌风险。
, http://www.100md.com
A这里说的 A 是英文 Abstinence (禁欲)的第一个字母,也就是说,如果人不进行性活动,感染HPV等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就大大降低。青春期女孩要遵守社会性道德规范,学会调节性冲动,避免轻率地卷入性活动。
B“ ABC ”原则中的 B 是英文 Be faithful (做忠诚的人)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对不能禁欲的人,要做到性伙伴双方关系的相互忠诚,因为与多人发生性行为是HPV等性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C 如果无法做到 A 、 B 这两点,“ C ”(英文安全套 Condom 的第一个字母)告诉我们的是,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性病及感染HPV的危险,同时也降低今后患宫颈癌的风险。
总之,青春期女孩应避免过早性生活,以防止HPV病毒感染宫颈及生殖系统,预防宫颈癌。
宫颈“糜烂”会不会变癌
, http://www.100md.com
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石一复
子宫颈是女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是疾病的高发地段,包括发育异常、炎症,甚至良恶性肿瘤等。子宫颈炎症可分为急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炎。常见的慢性宫颈炎在病理学上又有许多类型,包括糜烂、息肉、肥大、纳氏囊肿、颈管黏膜炎,其中,对“宫颈糜烂”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一些医疗单位出于赢利目的,把宫颈柱状上皮向外生长替代鳞状上皮的过程(所谓糜烂)说成是癌前病变甚至是宫颈癌,过度治疗这种所谓的癌前病变,造成一系列误诊、误治,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宫颈糜烂”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按如今的看法,“宫颈糜烂”这个名词是有问题的。子宫颈管柱状上皮向子宫颈外面翻出,局部看起来充血呈红色,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糜烂。实际上,它是初生头几天女婴和青春发育期至妇女绝经前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主要是因为此阶段人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促使子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向宫颈外口生长,而非真正的宫颈糜烂。
, 百拇医药
女性胎儿在母亲子宫内或出生后头几天的女婴宫颈也有“糜烂”(柱状上皮外翻或外移),主要是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使宫颈柱状上皮向外生长替代鳞状上皮,也称先天性宫颈“糜烂”。女婴出生几天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又恢复正常,宫颈也光滑了。生育期妇女,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增加,所以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易致“糜烂”状。女性青春发育期前和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低,所以“糜烂”也少见。
既然是生理反应,只要局部无炎症,白带性状正常,局部外观清洁,范围不大,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无异常出血,就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观察即可。若宫颈分泌物多、异常,病变范围大,一般可先行阴道局部塞药治疗,必要时用物理治疗,如微波、激光、冷冻、电灼等均可。
宫颈糜烂应改称为宫颈内膜“外移”或“移位”
早在1925年阴道镜应用后,专家已发现宫颈糜烂的名称使用不当,建议改为“假性糜烂”,与急、慢性宫颈炎时的真性糜烂相区别。近年,国外期刊书本上已将宫颈糜烂改为宫颈内膜异位(ectopia),我国认为改称为宫颈内膜“外移”或“移位”为妥。
, http://www.100md.com
慢性宫颈炎不宜用LEEP刀治疗
通常,慢性宫颈炎或宫颈黏膜外移伴感染时,医生会给病人阴道局部用药消炎,并择时作宫颈物理治疗(微波、激光、冷冻、电灼等)。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宫颈炎不能随便使用LEEP刀(环状电切术)或宫颈锥切,尤其不宜使用LEEP刀治疗,否则属于过度治疗,不仅易导致妇女大出血、阴道壁损伤、宫颈狭窄、粘连、宫颈黏液缺乏、宫颈机能不全、宫颈变短等,还可影响精子穿透和上行,造成不孕不育或流产、早产等。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若柱状上皮下未成熟鳞状化生上皮感染了高致癌型HPV,并持续存在、作用,细胞可呈不典型增生,宫颈良性上皮逐步向恶化方向过度,进一步发展为癌前病变。也就是说,上皮组织在细胞增生方面呈现不典型增生,宫颈良性上皮向恶性化方向发展的过渡阶段,是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宫颈上皮内瘤变分轻、中、重或ⅠⅡⅢ级。轻、中、重不同分度的病变,虽属性上有所区别,但三者之间有渐进的关系。轻、中度(或ⅠⅡ级)大多只需物理治疗,同时应定期随诊,包括宫颈刮片和必要的宫颈活组织检查。少数持续中度(Ⅱ级)及重度(Ⅲ级)宜积极采用LEEP、锥切或子宫切除治疗。, http://www.100md.com(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