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628232
人格·刊风铸品牌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5日 《大众医学》 2008年第6期
     我家里一直保存着两封信,一封是《大众医学》创刊人裘法祖教授于1982年12月12日写的;一封是《大众医学》的编辑于2006年3月21日写的。这两封回信,不是写给一个老同事、老朋友或相识的人,而是写给一个普通读者,一个有精神病病史的患者。每当我品味这两封信时,就对《大众医学》的刊风、编辑们的人格,肃然起敬。

    1970年,我在“五七”干校学习期间,由于用脑过度、长期失眠,加上幻影刺激,引发了精神分裂症。虽经治疗后有所好转,但也经常复发。后来,我采取了自防、自治措施,才控制了病情,使学习、生活、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1982年,《科学生活》上刊登的《精神病之谜》一文勾起了我的回忆。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篇《也谈“精神病之谜”》的文章,约1.5万字,并冒昧地将稿子寄给了武汉医学院裘法祖教授(当时还不知道他是院长,只知道他是有名的外科“一把刀”)。没想到,稿子寄出不到一个月,我就收到了从北京邮寄过来的一包东西。打开一看,是退回的稿子和一封信。再细看,才发现信是裘法祖教授亲自写的,信封上的字也是教授亲笔所写!那年裘老68岁,正在北京参加“人大”会议,要多忙有多忙。可他不仅看完了一个素不相识、患过精神病的人所写的50页稿纸的长篇文章,还写下了修改意见,并建议我寄给《大众医学》杂志,又亲自从北京把信邮寄给我。

    24年后,我向《大众医学》杂志投稿,又收到了回信。信首一句“程老师:您好!”的称谓和问候,让我备感亲切。接下来介绍的是杂志栏目的变化及文章的类型和来源,指出我的文章适合“我的故事”这个栏目。随后又简单介绍了这个栏目的具体要求,并对我的文章提出了修改意见。字里行间渗透着“尊重、协商、相助”的气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编辑还寄上杂志一本,方便我参考。

    衷心祝愿《大众医学》继续多出精品,为祖国的医学科学普及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以下是《大众医学》给我的回信。

    程丰永同志:

    寄来文章读了,写得很好,也很生动,谢谢!

    可惜我是一个外科医生,对精神病没有研究,提不出什么意见。

    但我建议你联系自己的病情:是如何发生的?怎样经过的?又是如何自愈的?写一篇文字精简(不超出4000字)、重点突出的文章,寄《大众医学》杂志编辑部(上海瑞金二路450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转)。如果能刊出,我想,或许对精神病患者是有参考价值的。

    文章寄还你。我正在北京参加五届人大,抽空复你。

    祝好!

    裘法祖

    82.12.12

    程老师:

    您好!

    您寄来的信及文章均收到了。谢谢!

    近年来,我们杂志增添了很多新栏目,但大多是由相关专家撰写的科普文章。您的文章内容应该说是比较适合《我的故事》栏目的,但这个栏目有它的要求:①提供作者近期的生活照2~3张,由我们挑选;②文字强调简练,故事要有自己的个性,一般在1500字以内。您愿意我们杂志刊登您的照片吗?您如同意(愿意),就将文章再压缩一下。我们觉得您可以围绕发病的5个阶段及防止复发的8条措施来删改,将给人以启示。至于致病原因和治疗,就不必谈太多,以突出重点。您看怎样?

    寄上去年的杂志一本,可参考《我的故事》版。

    《大众医学》

    2006.3.21.

    作者简介

    程丰永,男,经济师,湖北省人口学会、金属学会、劳动学会会员。曾获武钢集团鄂钢公司劳动模范、质量标兵,鄂卅市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冶金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全国物资战线先进工作者。现已退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