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727253
骨科“大手术”后,警惕血栓来袭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5日 《大众医学》 2009年第2期
     生活实例:

    李阿姨上个月在医院接受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回家后一直在床上休息,甚至不敢活动。过了一段时间,李阿姨发现手术一侧下肢肿了起来,以为是缝合处“发炎”,连忙在家人陪同下去医院检查。经过医生仔细检查,排除了伤口感染的可能。医生告诉李阿姨,由于她的康复措施不得法,形成了下肢深静脉栓塞,幸亏及时就诊,否则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深静脉栓塞,通俗讲是指体内大静脉被血栓“堵塞”了,以下肢常见,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或脊髓损伤、下肢骨折、关节置换等骨科“大手术”后。

    过去,人们以为术后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是“正常反应”,这种观念不正确。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关节置换、髋部骨折和脊髓损伤等患者的深静脉栓塞发生率高达40%~60%。

    血栓形成早期,有50% ~80%的患者没有症状,有的患者感觉肢体持续肿胀、疼痛。若长期无法治愈,都会导致皮肤发黑、诱发溃疡。有些患者因为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可能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猝死。

    那么,为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该如何配合医生防治呢?

    1.别擅自停用抗凝药在手术前后,医生会嘱咐患者使用预防深静脉栓塞的药物,如低分子量肝素等。由于低分子量肝素需要皮下注射,不少人怕麻烦,出院以后擅自停药,导致血栓形成。医生建议抗凝药用药时间最好延长至术后6周。最近,欧美国家研制应用新型抗凝口服药,如利伐沙班,可省去不少麻烦。我国也在积极准备和推广适宜的口服抗凝药。

    2.锻炼方式要正确 如果手术顺利,医生会鼓励患者尽早活动肢体,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即使躺在床上也应该有意识地活动关节、收缩肌肉,既帮助恢复肢体功能,又促进血液循环。患者可以抬高手术一侧的下肢,但不能在膝盖或小腿下单独垫硬物,以免影响血液回流。医用弹力袜也值得尝试。一般手术后6周,肢体能较好活动,栓塞可能性大为降低。, http://www.100md.com(张先龙 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