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之路 越走越宽广
情商,多学科协作之路越走越宽广,行医:去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创业:30年破茧成蝶,科研:走多学科协作的创新之路,养生:乐观是保持健康的原动力,戴尅戎院士精彩语录
专家简介戴尅戎
骨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与关节研究室主任,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中心主任,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先后担任世界华裔骨科学会会长、国际内固定学会(AO)理事、国际多学科生物材料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戴院士凭借其在人工关节、形状记忆合金的医学应用、骨科生物力学、髋部损伤、骨质疏松症、骨再生等众多领域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20余项奖励,申请专利18项,发表学术论文570多篇,主编、参编专著46部。
1934年6月,戴尅戎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当医生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在和平环境中成长,遂给他取名“尅”(制服、战胜)“戎”(战争)。3年以后,抗日战争爆发,连年的战火令戴尅戎体验了颠沛流离的滋味。抗战结束后,他随家人辗转来到上海,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上世纪50年代初,出身医学世家的戴尅戎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从此踏上治病救人之路。
行医:去“最需要医生”的地方
1955年,戴尅戎面临毕业分配。血气方刚的他铁了心要去“最艰苦的地方”——新疆,因为那里最偏远,那里的病人最需要医生。然而,最后的分配结果却让戴尅戎万分沮丧——不是新疆,而是北京。
到京后,他懊恼地住进招待所,连行李都不愿意打开。负责接收毕业生的工作人员不解地问:“你到底想去哪里?”
戴尅戎说:“新疆!”
“可是今年新疆没有分配名额,宝(鸡)成(都)铁路去不去?那里正在筹建临时的工地医院。”
听到这个消息,戴尅戎顿时来了精神,立马办完手续,扛起背包,头也不回地上了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