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1年第10期
编号:12138553
乳腺癌“促”与“防”的“豆”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5日 《大众医学》 2011年第10期
     有关喝豆浆吃豆制品是促生还是预防乳腺癌的争议一直沸沸扬扬。2011年“三八”妇女节期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媒体公布重要研究成果以正视听:大豆类食品不仅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而且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复发和死亡的风险,每天摄入11克大豆蛋白(约30克干豆)的乳腺癌患者死亡率和复发率最低。时隔半年,值此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到来之际,特撰写此文,望平息关于乳腺癌的“豆”争。

    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之名不恰当

    引发“豆”争的导火索是传说豆浆和其他豆制品中含有大量雌激素,而过多的雌激素摄入是公认的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原因。站在风口浪尖的大豆不免要大呼冤枉:此“雌激素”非彼“雌激素”也!

    人类对于雌激素的认识由来已久,但长期局限于对人类和动物的研究,也没有意识到在植物中去主动发现所谓的雌激素类物质。直到20世纪50、6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们陆续从分子水平上搞清楚了众多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百拇医药
    在结构方面,人们惊奇地发现,一些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化学物质从分子结构上却似孪生兄弟,其中就有大豆中的异黄酮类物质与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雌激素。

    在功能方面,研究者发现雌激素之所以能在体内发挥作用,是因为机体内存在着雌激素的“受体”(意为接受某物质的载体)。打个比方说,雌激素是一把钥匙,雌激素的受体是一把锁,正确的钥匙插到正确的锁孔里,功能就会开启。雌激素受体普遍存在于体内,只不过有多有少,比如男性体内这种“锁”就很少,女性就相对多,当然不同女性之间的含“锁”量也有差异,同一机体不同器官组织上的分布也是多少不一。雌激素这种“钥匙”可以由机体自身生产也可以从外界摄入,当然男性的产量极低,女性相对高了许多。

    “钥匙”和“锁”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功能开启的多少,决定了雌激素作用的大小。所以我们可以形象地比喻:女性特征明显的肯定是“钥匙”和“锁”都很充裕;如果“钥匙”和/或“锁”都比较紧张,女性特征就不太明显,但并不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婚姻生育。从疾病预防的角度,其一生的雌激素刺激不至过多,还更健康。乳房作为女性重要的性征器官,上面的“锁”肯定是不少,钥匙的开锁效应促使其生长发育并随月经发生周期性的腺体变化,一旦“钥匙”过多,效应太强烈,就会刺激其癌变。
, 百拇医药
    好奇心是科学家最可贵的精神气质,他们试验将结构与雌激素相似的大豆异黄酮类物质与体内的雌激素受体接触,惊喜地发现两者也体现出了钥匙和锁的关系,起到了“类雌激素”的作用。于是大豆异黄酮类物质被草率地冠以“植物雌激素”之名。围绕着这个小名,各种假设与推论便成为可能性的警示被提出来,而实质上当时的认识还是非常浅薄的。

    正如同样是单纯的碳元素,金刚石和石墨之间只是结构上的小小差异,而同样叫“雌激素”,真正的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结构大同小异,功能却大相径庭。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大豆异黄酮的“植物雌激素”之名纯属误读。但是这个俗称却已经深入人心,许多知识没有及时更新的医生也犯了见文生意的错误。

    大豆防癌抗癌不促癌:神奇的双向调节作用

    深入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这把“钥匙”虽然能插到雌激素受体的“锁孔”中,但是开锁的效率却是十分的不“给力”,最多只能起到1%的弱雌激素样活性;而它这把以假乱真的“钥匙”却比如假包换的原装“钥匙”还要会抢“锁孔”,还都占着锁孔不开锁,让正宗的雌激素没了用武之地,这就起到“抗雌激素”作用。
, 百拇医药
    “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现象的同时存在,赋予了大豆异黄酮神奇的双向调节能力,是名副其实的“双面娇娃”:在体内雌激素缺少的女性更年期,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和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对于男性,微量类雌激素功能的开启对于性别取向毫无影响,但对于发病率日益上升的前列腺癌的预防却大有裨益;体内雌激素过多的女性,大豆异黄酮的“抗雌激素”作用就更能大显身手,占着“锁孔”就是不开“锁”,恰能使原本暴风骤雨般的雌激素强烈刺激变得和风细雨,所以能大大降低乳腺癌发生和复发的风险,是不折不扣的天然防癌抗癌物质。

    大豆异黄酮:对健康益处多多

    大豆异黄酮的益处也不止于此,它还具有扩张动脉、加强脑部血流量和肢体血流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减弱血管阻力、改善心功能、增强微循环的功能,起到降血压、预防老年性痴呆的作用。它的抗氧化活性,除了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还对白血病、结直肠癌、肺癌和胃癌有防治益处。
, 百拇医药
    大豆摄入量:不患多而患不足

    在自然界存在的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大豆是唯一可以和动物性食物相提并论的高蛋白食品,一直有“田中肉”“优质蛋白质之首”等美誉。由大豆制成的豆浆也被誉为“绿色牛奶”,更适合喝牛奶发生乳糖不耐受比例高的中国人食用。除了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大豆中的膳食纤维、钙、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谷氨酸、不饱和脂肪酸等的含量也很高。

    大豆有如此丰富的营养和益处,当然要吃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然而,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称,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有人觉得自己每天吃一杯豆浆已经足够了,其实,市售的200毫升豆浆最多只含有10克大豆,而一盒300克的内酯豆腐也最多只相当于30克大豆的量。因此,我们吃大豆,量不足的居多,即使每人每天超过50克也没坏处。

    如今很多家庭选择自制豆浆,安全卫生,成本也低,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浪费豆渣,尽可以随浆同饮;不必担心食用豆浆过量而排斥其他豆制品;做豆浆或其他干豆为原料的菜肴时,务必烧熟煮透,以去除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物质,提高人体吸收豆类优质营养。, 百拇医药(吴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