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4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559456
中医“出手”,“扼杀”痛风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5日 《大众医学》2014年第2期
     专家简介

    顾军花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中医内科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

    医疗专长:用中医方法调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退行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间质性肺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相关性疾病。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特需门诊:周一下午、周四下午

    肥胖、痛风、脂肪肝、糖尿病……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饮食结构的改变使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也加入到这些“富贵病”的行列中,由此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疾病、肾功能不全等也趋于年轻化。对于“富贵病”之一——痛风,西药有显效,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优势。

    早期干预:将痛风“扼杀在摇篮中”

    高尿酸血症可以说是痛风的前驱病理状态,其患者若干年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痛风,从而影响肾功能,导致痛风性肾病及肾功能衰竭,所以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意义更甚于痛风。换句话说,在高尿酸血症期即采取中医干预可以逆转发病、减缓病程进展,也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精神。

    标本兼治:不再做“和尚”患者

    很多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或许都有一个疑惑:已经吃得像“和尚”一样了,为何痛风仍在发作?这是因为该病的发病关键因素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从治疗上侧重于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抑制体内过多尿酸的生成及促进尿酸的排泄这几个方面,但临床上多数患者均非单一的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而是以上这几方面均存在异常导致病情反复。所以,仅靠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患者会因为在饮食上有诸多禁忌而感到痛苦,而且还无法彻底改善嘌呤代谢问题。而只有标本兼治、长期坚持才能从根本上“扼杀”痛风。

    中医认为,痛风患者多见于体形肥胖、嗜食油腻、少动多坐之人,发病时以局部下肢关节红肿热痛、痛如虎噬为特征。发病机理责之于湿热内蕴,或为长期嗜食肥甘所致,或为脾虚健运失司,致湿邪内生,日久蕴热化痰,外发肌肤骨节,或两者兼而有之。痰、湿、热邪日久纠结不散可致痰瘀交阻,形成坚硬痰核,甚至破溃不敛,如平常所见的痛风结石伴发感染。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结合个体发病特点,或佐以健脾益气,或佐以化痰活血,使痰湿热瘀之内生浊邪得化,气血通调而病症痊愈,或杜绝其发作。中医的治疗原理类似于西医改善嘌呤代谢的方法,并可同时改善脂肪代谢、糖代谢和能量代谢。

    古方加味之中成药:“上班族”患者的“福音”

    由于痛风治疗需长期坚持,多数“上班族”患者更愿意选择中成药而非汤药,所以以《丹溪心法》二妙散为主方加味的痛风定胶囊和四妙丸就能满足这一要求。

    二妙散 由黄柏、苍术组成,可清化湿热。

    二妙散+牛膝=三妙丸 更增清泄下焦湿热之效。

    三妙丸加味=痛风定胶囊 在三妙丸的基础上,佐以较多清热活血、利湿通络之药,如秦艽、赤芍、延胡索、泽泻、车前子、土茯苓等。秦艽善清络利湿而止痹痛,久用无伤阴化燥之弊;赤芍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延胡索畅达气血,舒筋定痛;泽泻、车前子清热利尿,使湿热之邪自小便排出,促进尿酸排泄;土茯苓一味为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推荐的专治痛风的经验良药,可化痰清热,利湿软坚,对于痛风之红肿胀痛及结节坚硬不化有较好疗效。

    三妙丸+薏苡仁=四妙丸 清热活血作用虽不及痛风定胶囊,但以健脾利湿为长,适用于痛风稳定期或未发病者的预防。

    Tips

    痛风定胶囊属于需医生处方运用的国家医保乙类药,临床使用时须注意:该药需中长期运用,不能作为单纯的止痛药或降尿酸药时用时停,在急性痛风发作期仍需配合消炎止痛类西药同时运用。

    相信长期坚持中西医治疗的患者,在改善嘌呤代谢的同时,也会收获更多如改善脂肪代谢和糖代谢、改善肥胖、维持肾功能水平等意外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