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4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559764
治脚气药这么多,怎么选?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大众医学》2014年第5期
     足癣的病原菌在我国主要是红色毛癣菌(约64%)、石膏样毛癣菌(约13.5%)、絮状表皮癣菌(约11%)和玫瑰色毛癣菌(约6.3%)等。念珠菌也可引起与足癣相同的损害。临床上,足癣主要表现为5种类型。目前认为,足癣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及不同的皮肤损害采用不同的药物。一般,足癣以局部治疗为主。

    1.角化过度型 无水疱及脓疱,主要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粗糙无汗。每到寒冷季节,常致皮肤皲裂,甚至夏季也不能恢复,病损多位于足跟、足跖及足旁,常对称成片,有时严重发展后尚可波及整个足跖及足背。

    处理办法:宜使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复方苯甲酸搽剂,或咪康唑霜、酮康唑霜、特比萘芬霜剂。无皲裂者可用10%冰醋酸浸泡,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有皲裂者不可浸泡。皲裂处用温水浸泡后使用尿素脂或康裂脂(华山医院自制制剂,含尿素和咪康唑)。

    2.丘疹鳞屑型 足跖有明显的小片状脱屑,呈弧形或环状附于皮损的边缘,当真菌繁殖活跃时,可出现红斑、丘疹。此时,可有痒感。此型为各种致病性真菌中引起足癣最常见的一型。

    处理办法:若仅有丘疹、鳞屑,可局部外用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或咪康唑霜、酮康唑霜、特比萘芬霜等。

    3.水疱型 常位于足跖及足缘,呈群集或散发的小水疱,伴有瘙痒。水疱位置较深,疱壁不易穿破,周围无红晕,数天后可吸收脱皮。损害并可向四周不断扩展蔓延,有时小水疱融合成为大水疱。疱液澄清略呈黄白色,如有细菌继发感染则成黄色脓疱。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生,但以夏天多见。

    处理办法:若仅有水疱,可局部外用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或咪康唑霜、酮康唑霜、特比萘芬霜等。大疱应予以挑破。

    4.趾间糜烂型 由于真菌喜在潮湿而温暖的趾间生长繁殖,因而当其长期寄生于趾间时易致表皮角质层增厚,并因湿润浸渍而发白,有时伴多汗。去除浸软的白皮即可暴露出红斑糜烂的基地,甚或裂隙。一般好侵犯第三、四趾间,久之也可波及全部趾间,奇痒难忍。常有细菌继发感染而发生恶臭,中医因而名为“臭田螺”皮损大多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但也可终年不愈。

    处理办法:若有糜烂但渗液不多时,应先使用糊剂,待创面干燥后再外用上述霜剂并加用足粉。若有大量渗液,宜先用0.5%新霉素液、3%硼酸液或R-R液湿敷,待渗液消失,创面干燥后再治疗足癣。若有继发感染如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结炎等应先控制感染,药物以青霉素为首选。待感染消退后继续治疗足癣。有继发感染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5.体癣型 可由上述任何一型,尤其是丘疹鳞屑型、水疱型发展至足背而来。大多呈环状边缘,但常与足跖或足缘的皮损相毗连,也可完全融合为一环状,因而与真正的体癣不同,有时,足癣、体癣同时并发,可伴有剧烈瘙痒。夏季尤为多见。

    处理办法:可按照皮肤角化程度、有无丘疹、鳞屑、水疱、糜烂等皮肤损害,对症选择外用药物。足癣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治疗足癣药物,如斯皮仁诺和特比奈芬治疗。

    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癣菌。因此,患者要坚持用药。治疗期间切勿自行停药,通常应在自觉症状好转以后继续用药数周,一般皮损消退后仍应局部搽药至少2-4周,最好是能定期做真菌检查及培养。同时,患者还需治疗其他部位的癣,如手癣、头癣、体股癣、甲癣等。注意,治疗足癣时,如选用一种药物即可产生作用,就使用单一药物治疗,涂抹药膏时不能用得太厚。 (胡瑞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