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一场健康盛宴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指的是在夏季,对一些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虚性、寒性疾病,进行预防性治疗,具有治疗范围广、治疗方法多等特点。临近三伏天,各大中医院相关科室的冬病夏治门诊已门庭若市,一场健康盛宴正在进行中。冬病夏治是否人人适宜?冬病夏治有哪些“门道”?本刊特邀请权威专家,对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及常用的冬病夏治方法进行重点介绍,让读者朋友不仅仅是赶一场热闹,更真正收获健康。
冬病夏治 未雨绸缪
中华中医药学会温长路教授
何谓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是在疾病未发之时采取的积极防治措施,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长夏胜冬”的原则发展而来,在夏季自然界及人体阳气旺盛之时,治疗冬季易于发作的疾病。冬病为何要选择在夏季进行治疗?这是因为冬季气温较低,自然界寒湿之气较盛,而人体却阳气不足,抵抗力低下,致使一些疾病乘虚而入。到了盛夏之时,人体阳气旺盛,气血条达,经络通畅,许多冬季较常见的疾病发作减少,此时正是扶正培本、扶助阳气、祛除寒气的有利时机,可以帮助部分体质虚寒的患者充实阳气,增强抵抗力,使疾病得到缓解或痊愈。
, http://www.100md.com
没有适应证 不必“凑热闹”
冬病夏治疗法临床应用广泛,已经被大量实践证明有疗效的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如关节疼痛、肢体麻木、风湿性关节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妇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儿科疾病,如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耳鼻咽喉科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尤其适合体质虚寒人群及老幼虚弱之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预防保健意识的加强,中医冬病夏治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每到三伏天,一些中医院的相关科室像赶庙会般热闹,其中不乏许多跟风而来的患者。冬病夏治虽然临床适应证广,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对很多热性、实证疾病是不适用的,所以大家要理智对待,切忌盲从。
治疗方法多最具代表性是“三伏贴”
, 百拇医药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穴位敷贴、穴位注射、艾灸、埋线、刮痧、拔罐、药浴,或内服膏方、汤药等。具体到每个人、每种疾病,究竟适合使用哪种方法,或采取多种方法配合使用,要由医生经过周密诊断后决定,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在冬病夏治的诸多方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三伏天”进行的穴位敷贴,老百姓把它称为“三伏贴”。它来源于清代医家张璐所著《张氏医通》的白芥子发泡疗法,通常用麻黄、白芥子、甘遂等辛温散寒的药物,治疗一些虚寒性疾病。此外,也会选择透皮作用较好的药物,如薄荷、樟脑、冰片、肉桂、丁香、川芎、黄连、甘草、白酒和醋等,以增强治疗效果。有人把“三伏贴”理解为“一贴灵”,这是不现实的,冬病夏治大多针对的是慢性疾病,敷贴一般需连续治疗3年,甚至更长时间;还有人“恨铁不成钢”,要求增加敷贴的药量、时间和次数,这也是不正确的,敷贴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也不必盲目追求“发泡”(敷贴时,局部皮肤充血,产生水疱)。
作者简介
, 百拇医药
温长路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学术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委员会专家,擅长脾胃病及部分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
三伏天 调治慢性咳喘病的“吉日良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 张惠勇
哪类咳喘适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一种因时制宜的反季节疗法,在炎热的夏季趁疾病还没有发作时进行治疗,等到了冬天,疾病发作就可以减少或者症状減轻。一些慢性咳喘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通常在寒冷时节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缓解期患者也多有体虚怕冷、全身阳气不足的症状表现。在夏季借助阳气生发之时,人体阳气随之旺盛、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趋势,使用补虚助阳、温里散寒的药物,可以达到扶阳祛寒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秋冬储备阳气,使人体到了冬季阳气充足,阴精敛藏而不外泻,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此外,冬病夏治也适用于体虚易感冒、反复肺部感染或肺气亏虚的亚健康人群,以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敏感人群。当然,并非所有的慢性喘咳患者都适合冬病夏治,如体质偏热、阴虚火旺,或处于感染的急性期,有发热、咯血等症状者都不适宜冬病夏治。
, 百拇医药
慢性咳喘如何冬病夏治
慢性咳喘疾病的冬病夏治以穴位敷贴和穴位注射为主。腧穴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是一条特殊的给药通道,而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人体皮肤温度、湿度最高,腠理最为疏松,毛孔最为开放之季,非常有利于外用药物的吸收,从而发挥最佳疗效。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冬病夏治一般选用温补肾阳的药物,以达到扶阳祛寒的目的。穴位敷贴以我院“阳虚哮喘敷贴方”为例,其主要成分为熟附块、巴戟天、补骨脂等,研为细末,用姜汁调制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为2厘米的药饼,固定于天突(位于颈部,前正中线胸骨上窝处)和大椎(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两穴,一般贴4~6小时即可取下。如局部皮肤发红、瘙痒,可适当缩短时间。如有发泡、溃破,要先处理好创面,再继续治疗。
穴位注射疗法,以我院喘可治注射液为例,其主要成分为巴戟天和仙灵脾,选穴双侧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注射。穴位敷贴与穴位注射可同步进行,每周治疗2~3次,间隔2~3日,12~18次为一疗程。虽说“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但治疗不必拘泥于这三四十天,只要是夏季气温较高的时候,治疗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以上海为例,一般梅雨季节结束,气温开始走高时就可以进行治疗。除了穴位敷贴和穴位注射以外,艾灸、拔罐或内服中药汤剂和夏季膏方也都是不错的方法。, 百拇医药
冬病夏治 未雨绸缪
中华中医药学会温长路教授
何谓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是在疾病未发之时采取的积极防治措施,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长夏胜冬”的原则发展而来,在夏季自然界及人体阳气旺盛之时,治疗冬季易于发作的疾病。冬病为何要选择在夏季进行治疗?这是因为冬季气温较低,自然界寒湿之气较盛,而人体却阳气不足,抵抗力低下,致使一些疾病乘虚而入。到了盛夏之时,人体阳气旺盛,气血条达,经络通畅,许多冬季较常见的疾病发作减少,此时正是扶正培本、扶助阳气、祛除寒气的有利时机,可以帮助部分体质虚寒的患者充实阳气,增强抵抗力,使疾病得到缓解或痊愈。
, http://www.100md.com
没有适应证 不必“凑热闹”
冬病夏治疗法临床应用广泛,已经被大量实践证明有疗效的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如关节疼痛、肢体麻木、风湿性关节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妇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儿科疾病,如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耳鼻咽喉科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尤其适合体质虚寒人群及老幼虚弱之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预防保健意识的加强,中医冬病夏治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每到三伏天,一些中医院的相关科室像赶庙会般热闹,其中不乏许多跟风而来的患者。冬病夏治虽然临床适应证广,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对很多热性、实证疾病是不适用的,所以大家要理智对待,切忌盲从。
治疗方法多最具代表性是“三伏贴”
, 百拇医药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穴位敷贴、穴位注射、艾灸、埋线、刮痧、拔罐、药浴,或内服膏方、汤药等。具体到每个人、每种疾病,究竟适合使用哪种方法,或采取多种方法配合使用,要由医生经过周密诊断后决定,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在冬病夏治的诸多方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三伏天”进行的穴位敷贴,老百姓把它称为“三伏贴”。它来源于清代医家张璐所著《张氏医通》的白芥子发泡疗法,通常用麻黄、白芥子、甘遂等辛温散寒的药物,治疗一些虚寒性疾病。此外,也会选择透皮作用较好的药物,如薄荷、樟脑、冰片、肉桂、丁香、川芎、黄连、甘草、白酒和醋等,以增强治疗效果。有人把“三伏贴”理解为“一贴灵”,这是不现实的,冬病夏治大多针对的是慢性疾病,敷贴一般需连续治疗3年,甚至更长时间;还有人“恨铁不成钢”,要求增加敷贴的药量、时间和次数,这也是不正确的,敷贴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也不必盲目追求“发泡”(敷贴时,局部皮肤充血,产生水疱)。
作者简介
, 百拇医药
温长路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学术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委员会专家,擅长脾胃病及部分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
三伏天 调治慢性咳喘病的“吉日良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 张惠勇
哪类咳喘适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一种因时制宜的反季节疗法,在炎热的夏季趁疾病还没有发作时进行治疗,等到了冬天,疾病发作就可以减少或者症状減轻。一些慢性咳喘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通常在寒冷时节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缓解期患者也多有体虚怕冷、全身阳气不足的症状表现。在夏季借助阳气生发之时,人体阳气随之旺盛、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趋势,使用补虚助阳、温里散寒的药物,可以达到扶阳祛寒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秋冬储备阳气,使人体到了冬季阳气充足,阴精敛藏而不外泻,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此外,冬病夏治也适用于体虚易感冒、反复肺部感染或肺气亏虚的亚健康人群,以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敏感人群。当然,并非所有的慢性喘咳患者都适合冬病夏治,如体质偏热、阴虚火旺,或处于感染的急性期,有发热、咯血等症状者都不适宜冬病夏治。
, 百拇医药
慢性咳喘如何冬病夏治
慢性咳喘疾病的冬病夏治以穴位敷贴和穴位注射为主。腧穴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是一条特殊的给药通道,而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人体皮肤温度、湿度最高,腠理最为疏松,毛孔最为开放之季,非常有利于外用药物的吸收,从而发挥最佳疗效。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冬病夏治一般选用温补肾阳的药物,以达到扶阳祛寒的目的。穴位敷贴以我院“阳虚哮喘敷贴方”为例,其主要成分为熟附块、巴戟天、补骨脂等,研为细末,用姜汁调制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为2厘米的药饼,固定于天突(位于颈部,前正中线胸骨上窝处)和大椎(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两穴,一般贴4~6小时即可取下。如局部皮肤发红、瘙痒,可适当缩短时间。如有发泡、溃破,要先处理好创面,再继续治疗。
穴位注射疗法,以我院喘可治注射液为例,其主要成分为巴戟天和仙灵脾,选穴双侧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注射。穴位敷贴与穴位注射可同步进行,每周治疗2~3次,间隔2~3日,12~18次为一疗程。虽说“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但治疗不必拘泥于这三四十天,只要是夏季气温较高的时候,治疗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以上海为例,一般梅雨季节结束,气温开始走高时就可以进行治疗。除了穴位敷贴和穴位注射以外,艾灸、拔罐或内服中药汤剂和夏季膏方也都是不错的方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