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8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249777
架起医患沟通的桥梁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大众医学》2018年第1期
     我40多年前就知道《大众医学》杂志了,但真正与《大众医学》打交道始于15年前。

    2000年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国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于是各种民营医疗机构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由于监管缺失,各种虚假医疗广告泛滥成灾。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经常碰到被这些虚假广告欺骗的病人。一次出门诊,一对中年夫妇告诉我,因为轻信电视上的肝病广告,他们到某医院去打“乙肝转阴针”,一个月就花了一万块钱,结果根本无效。我问:“你们怎么就信了呢?”对方回答说:“哪知道电视台、报纸还会骗人呢?”我顿时无语,心里异常沉重。后来,我又多次接诊被虚假广告骗得人财两空的肝病病人,这对我来说是难以名状的恶性刺激。对这些发布虚假医疗广告的医院,我真是深恶痛绝、鄙视万千:病人得病已经够痛苦了,为什么还要让他们雪上加霜?有一次路过某医院,我进去想探个究竟,必要时再和他们理论一番,但前台的工作人员察觉到我不像病人,“很客气、很礼貌”地把我打发走了。

    对虚假广告与日俱增的反感情绪促使我下决心努力保护病人的利益,揭穿这些虚假广告的伎俩。于是,2002年底,我写了一篇《剖析肝病假广告》的文稿,用钢笔誊写在方格稿纸上,通過邮局用挂号信的形式寄给了《大众医学》编辑部。2003年4月,《大众医学》竟然全文刊登了我的这篇文稿,我很高兴。我想,病人看到这篇文章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了。果然,有一天,一位母亲领着孩子来看乙肝,她告诉我,她差点根据某晚报上的广告带孩子去接受所谓的“纳米”技术治疗,一个疗程3个月,总费用8000元,因为从《大众医学》上看到我的这篇文章才明白那是骗人的。她说:“谢谢你,谢谢《大众医学》。”

    后来我知道,《大众医学》一般不接受自由来稿,之所以刊登我这篇“来路不明”的文稿,我想应该源于编者和作者的共鸣。这种共鸣就是:在潮起潮涌的市场经济中,坚守一种为大众健康服务的责任和担当。翻阅《大众医学》的海量文章,我们看到的都是通俗易懂的医学科学知识,字里行间呈现出的都是编者和作者的心血。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大众医学》始终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办刊原则,坚持把科学性、权威性放在第一位。

    再后来,我受邀担任《大众医学》的专家顾问,有机会通过这个平台向大众更好地宣传医学科普知识。此后,我多次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肝病病人的信件,都是因为从《大众医学》上看到我的文章来咨询肝病问题的。由此,让我又更深刻地认识到《大众医学》在医生与病人之间所起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这就是我和《大众医学》的故事,简单而朴实。 (汪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