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452221
既保命又生娃:年轻妇瘤患者的“保育”之路(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大众医学》 2019年第8期
     子宫内膜癌:部分早期患者可保子宫、生孩子

    故事1:保子宫、促怀孕、防复发,她如愿做母亲

    2016年初,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张女士31岁,正打算备孕,结果却连续数月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经宫腔镜检查,她被确诊为患有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幸运的是,这是一种癌前病变,可以通过治疗逆转,保留子宫。但张女士有肿瘤家族史,她母亲因乳腺癌去世,如果选择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案,她将面临较大的乳腺癌发生风险。

    面对张女士强烈的“保育”愿望,陈晓军教授团队联合多学科专家为张女士保驾护航。

    首先,为了使孕激素治疗不对乳腺产生影响,乳腺科专家对她进行了仔细评估,并在治疗期间密切随访。经过4个月的治疗后,张女士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得到了逆转。为了判断疗效,张女士接受了宫腔镜检查和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已经变得很薄。通俗地说,就是“土壤”比较“贫瘠”,很难受孕。为了利于胚胎着床,生殖内分泌专家为她制订了调整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案。因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张女士还需要进行促排卵治疗,故辅助生殖专家为她制订了既能促进卵泡发育,又能将子宫内膜病变复发风险控制到最小的方案。

    又经过半年左右的治疗,张女士成功怀孕。分娩后,张女士仍然面临着复发的危险。为了防止子宫内膜病变复发,她在妇科专家的建议下放置了曼月乐环,并定期随访。

    故事2:内膜癌、卵巢癌接踵而至,“保育”就像一场梦

    对于曾经罹患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许女士来说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