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452232
既保命又生娃:年轻妇瘤患者的“保育”之路(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大众医学》 2019年第8期
     宫颈癌:早期患者可保留子宫

    故事1:宫颈癌术后3年,她当上了妈妈

    “医生,我不要切子宫。”

    “我想想还是切吧……”

    “不,我还想生二胎,我不切了!”……

    切还是不切?经过一天一夜“切与不切”的反复和纠结,在即将接受剖宫产的那一刻,3年前曾患宫颈癌的梅女士终于做出了选择:“我决定切除子宫,不管宝宝以后怎么样,这就是我唯一的孩子。”

    梅女士的故事要从2014年说起。当年她32岁,正在备孕,因一次性生活后阴道流血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宫颈鳞状细胞癌”。治疗方法很明确——广泛性全子宫切除,要摘除宫颈、子宫与宫旁组织,并清扫盆腔淋巴结,尽可能阻断宫颈癌的转移之路。从检查结果来看,她的宫颈癌属于早期,若尽早进行根治手术,治愈的希望很大。

    然而,切除子宫意味着再也无法生育。面对梅女士强烈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意愿,华克勤教授团队决定一试,为她留住一份成为母亲的希望。幸运的是,梅女士顺利闯过了宫颈癌“保育”治疗的“三道关卡”,术前检查、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结果均符合“保育”要求。术后,梅女士的目标是尽快怀孕、分娩,因为保留下来的子宫体就像定时炸弹。为了降低宫颈癌复发的风险,分娩后可摘除子宫。

    对梅女士来说,正常怀孕并不容易,宫颈切除、手术创伤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