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诊断、精准“施策”,“降伏”肺癌
在我国,肺癌已经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约78.1万人,死亡约62.6万人。当前,我国肺癌诊疗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早期发现难,因为肺癌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2/3的肺癌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二是晚期肺癌疗效差,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5%。为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晚期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团队历时十余年开展肺癌精准诊疗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科研成果。由周彩存教授领衔完成的“肺癌精准化诊疗策略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哪些新技术有助于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体检发现的肺部小结节是肺癌的概率有多大?被确诊为晚期肺癌,是否意味着被“判了死刑”?且听专家分析。
早诊新技术,让早期肺癌“无处遁形”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肺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等,虽然能发现直径几毫米的小结节,但无法准确区分其良恶性。为找到能准确判断肺小结节性质的方法,周彩存教授团队开发了两种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早期肺癌检测技术。
七种肺癌自身抗体检测技术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