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怎样传播的
读者咨询:2007年8月9日,患者,男,23岁,因发热伴皮疹1天就诊。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畏寒、发热,体温高达40.2℃,头痛,骨及关节剧痛,全身乏力。次日仍发热,头面、四肢、躯干出现斑丘疹,稍有痒感。纳差、眠差。10天前曾回广东探亲,被蚊子叮咬多处。体格检查:T 39.8℃,P 108次/分,BP 110/70mmHg。患者急性病容,神志清,精神差,面部和颈部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脉搏急促。血常规:WBC 4×109/L,N 0.45,PLT 80×109/L。
专家解读:患者很可能患了登革热,可通过RT-PCR检测早期快速确诊。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末及发热期内有传染性,主要局限于发病前6~18小时至发病后第3天。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当地成年居民几乎都有免疫力,所以发病以儿童为主。登革热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广东、广西。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可通过现代交通工具和人员流动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登革热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在广东省为5~11月,在海南省为3~12月。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5天,通常5~8天,潜伏期长短与侵入病毒的量有关。登革病毒感染后,可致隐形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和重型。典型的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及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及白细胞减少。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病死率为3/10000,死亡病例绝大多数是重型患者。对登革热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患者应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
防治措施:1.控制传染源:做好疫情监测,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控制扩散。2.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环境卫生,消灭伊蚊孳生地。喷洒灭蚊剂,杀灭成蚊,或使用防蚊工具,都能收到不错的效果。3.保护易感人群: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供临床使用,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官兵的个人防护意识。, 百拇医药
专家解读:患者很可能患了登革热,可通过RT-PCR检测早期快速确诊。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末及发热期内有传染性,主要局限于发病前6~18小时至发病后第3天。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当地成年居民几乎都有免疫力,所以发病以儿童为主。登革热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广东、广西。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可通过现代交通工具和人员流动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登革热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在广东省为5~11月,在海南省为3~12月。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5天,通常5~8天,潜伏期长短与侵入病毒的量有关。登革病毒感染后,可致隐形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和重型。典型的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及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及白细胞减少。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病死率为3/10000,死亡病例绝大多数是重型患者。对登革热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患者应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
防治措施:1.控制传染源:做好疫情监测,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控制扩散。2.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环境卫生,消灭伊蚊孳生地。喷洒灭蚊剂,杀灭成蚊,或使用防蚊工具,都能收到不错的效果。3.保护易感人群: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供临床使用,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官兵的个人防护意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