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师范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185KB,2页)。
傅安国 邓军 湛江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湛江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摘要】目的了解师范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为贫困生的教育及心理卫生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师范院校优秀贫困生97名、一般贫困生147名、非贫困生120名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问题(以SCL-90≥160为界定标准)检出率为26.4%,其中优秀贫困生为26.0%,一般贫困生为29.2%,非贫困生为23.3%,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秀贫困生、一般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应对方式中的退避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解决问题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秀贫困生、一般贫困生、非贫困生三者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秀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 精神卫生 适应 心理学 相互影响分析 学生
【分类号】B844.2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高校的贫困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师范院校的学生肩负着未来教师的重任,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学习情况和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下一代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师范院校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
------
【摘要】目的了解师范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为贫困生的教育及心理卫生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师范院校优秀贫困生97名、一般贫困生147名、非贫困生120名进行测试。结果心理 问题(以SCL-90≥160为界定标准)检出率为26.4%,其中优秀贫困生为26.0%,一般贫困生为29.2%,非贫困生为23.3%,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秀贫困生、一般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应对方式中的退避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解决问题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秀贫困生、一般贫困生、非贫困生三者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秀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精神卫生;适应,心理学;相互影响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R395.6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 17(2005)12-1011-0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