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6年第1期
编号:11489881
安徽省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日 胡建利 方益荣 张金国 张志华 郝加虎 许 娴 叶冬青
第1页

    参见附件(138KB,2页)。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卫生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实施有效的心理卫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安徽省3所省属卫校的2 500名大中专生使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人际关系敏感(6.9%)、强迫(6.4%)和抑郁(5.7%);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中专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专生(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各因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城市、城镇、农村的卫校学生各因子得分依次增高,在人际关系、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卫校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应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干预。

    【关键词】 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学生,护理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Among Students in Health Schools in Anhui

    HU Jianli, FANG Yirong, ZHANG Jinguo, et 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23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students in health schools, and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the intervention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2 500 students from three health schools in Anhui by using SCL-90. Results The mental problems were mainly sensitivity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6.9%), obsessivecompulsory(6.4%) and depression(5.7%).Higher scores were found in the factors of sensitivity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epression and phobic anxiety among girls(P<0.05).The scores of somatization,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depression,hostility,phobic anxiety, paranoid ideation were higher am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a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0.01).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found in the factor scores of 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P<0.01), and the factor scores were increasing with grades. The factor scores of the students were city>town>country, an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found in the factor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bsessive compulsory, anxiety, depression, phobic anxiety and psychoticism (P<0.01). Conclusion The general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of health school students is relatively low. Therefore the intervention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udents.

    【Key words】 Mental health;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Nursing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大中专学生,更是心理卫生问题多发的人群。笔者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安徽省3所卫生学校大中专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在卫校中有效实施心理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安徽省巢湖卫校、六安卫校和芜湖卫校3所学校的全体学生为目标人群,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8个班级共2 500名学生,涉及各专业、各年级的大中专学生。回收有效问卷2 371份,应答率为94.84%;其中男生502人,女生1 869人;平均年龄为18.10岁。

    1.2 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调查学生1周内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有90个项目,反映10个因子方面的情况(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根据受试者的感受,分为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5级,分别给予1~5分,评定总分和各因子分。总分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因子分反映症状特点。总分≥160和(或)各因子分≥2者为阳性,提示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得分越高,表示越严重;各因子分≥3者,一般认为严重程度已达到中等以上,提示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info 6.04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资料,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SCL-90自评总体水平

    调查发现824名学生SCL-90总分≥160,占34.8%;512名学生因子总均分≥2,占21.6%;43名学生因子总均分≥3,占1.8%。结果显示:卫校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人际关系(6.9%)、强迫(6.4%)和抑郁(5.7%),检出率均超过5%。

    2.2 不同性别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女生各因子分值除偏执、精神病性2个因子外均高于男生,男女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恐怖3个因子分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子得分在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安徽省不同性别卫校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2.3 大、中专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中专学生各因子分值均大于大专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子分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 安徽省卫校大、中专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2.4 不同年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三年级学生各因子分值均高于二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均高于一年级学生,经检验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表3 安徽省不同年级卫校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2.5 城乡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

    城镇学生各因子分值均低于农村学生,但高于城市学生的因子得分,在人际关系、强迫、焦虑、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子得分在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表4 安徽省城乡卫校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3 讨论

    调查显示,卫生学校大中专学生SCL-90测试有心理问题(总分≥160)的占34.8%,这一结果高于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和中学生的研究结果;其心理问题严重程度达到中度以上的症状依次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抑郁,检出率均超过5%,与吴花林[2]等研究结果类似。卫校大中专学生心理状况较差的原因可能是:医学课程较重,而大中专生学制短,学习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专科生学历偏低,就业压力大;集体生活中面临的全新人际关系以及处于青春期所出现的情感问题,对心理、为人处事能力还不够成熟的大中专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3]。

    此次研究发现,女生心理问题相对比男生多,以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恐怖症状较为突出。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符合男女各自的心理特征和性格。女生较胆怯、多愁善感,人际关系交往中是非多;而男生相对争强好胜、果敢大度,人际关系较好[4]。

    中专生SCL-90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大专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卫校的中专生多数由初中毕业直接考入,年龄偏小,对环境适应能力差,且学历偏低,对毕业就业过分担忧,自卑心理强烈,容易出现强迫、抑郁、焦虑等各种心理卫生问题;而大专生是高中毕业生考入,年龄相对较大,已具有独立的人格,自我调节能力相对强些[5]。

    大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年级差异,各因子得分三年级高于二年级、二年级高于一年级。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入校,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精神比较松懈,心理问题较少;而二年级学生除了面临着人际交往、个人生活重新调整以外,还要进行自我的定位。新的人生坐标的确立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巨大的失落感、挫折感,因此心理问题相对较多。在心理渐趋成熟的过程中,就业和升学压力逐渐摆在三年级学生面前,他们心理高度紧张,心理问题比较严重。

    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城市学生差,较容易出现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心理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与农村截然不同的新环境和与城市学生存在的见闻等方面的差异,使这些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农村学生经济拮据,既无经济实力,也无更多精力进行人际交往、参与文体活动,久而久之,心理负担越来越重。

    心理健康是医学生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将来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卫校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且具有其特殊性,应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层次、年级、家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区别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2]吴花林,马存根,王林森,等.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523-524.

    [3]刘健.医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中国健康教育,2001,17(4):219-220.

    [4]喻荣彬,高建飞,李建树,等.某医科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 278-1 279.

    [5]黄玲,余欣欣,黄作强,等.548名大中专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广西预防医学,2004,10(1):30-31.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合肥 230032。

    【通讯作者】 叶冬青,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合肥 23003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