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298KB,2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经修订的儿童社交焦虑、儿童孤独感量表,对成都市随机抽取的三、四、六年级小学生200名进行测查。 结果 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只有学业成绩在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得分上存在主效应。学业成绩不同的学生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生的社交焦虑与孤独感显著高于优生和中等生,中等生社交焦虑最低,优生孤独感最低。 结论 差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和心理健康应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关键词】 心理学,社会;焦虑;孤独;成绩不良;学生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ocial Anxiety,Feeling of Lonelines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Children in Primary Schools/
ZHANG Yan,LV Pei-yao,LIU Zhi-qiang,et al.
Depart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61006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 anxiety,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children's mental health.Methods The revised Questionnaires of Children's Social Anxiety and Children's Feelings of Loneliness were administered to200primary school children in grade3,4and6.Results The higher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children's so-cial anxiety and feelings of loneliness,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at different level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Only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have main effect in children's social anxiety and feelings of loneliness.Social anxiety and feelings of loneliness of the children who had worse academic achieve-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hildren who had better and best academic achievements.The lowest social anxiety was found in the normal students and the lowest loneliness was found in the best students.Conclusion The educato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mo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children who had poor academic achievements.
【Key words】 Psychology,social;Anxiety;Loneliness;Underachievement;Students
孤独感与焦虑是儿童经常体验到的情绪状态,也是2种高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近年来,儿童的孤独和焦虑在我国逐渐成为心理、教育以及社会工作者普遍重视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良社交情绪的强弱既是儿童适应状态的重要指标,也通过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学业成绩等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人格的早期形成。
考虑到学业成绩对儿童孤独感与焦虑情绪的可能影响,笔者将儿童交往中的孤独感、焦虑情绪与学业成绩联系起来,探讨了小学生孤独感、社交焦虑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四川省成都市中心城区1所普通小学三、四和六年级的儿童各1个班共200人作为研究的被试,剔除无效问卷,最后的有效被试共169名,其中三年级24名,四年级47名,六年级98名;男生90名,女生79名。平均年龄为(10.60±1.57)岁。
1.2 方法 使用Asher等 [1] 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和La creca等 [2] 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用于评价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情绪体验。
儿童孤独量表共有24个条目,采用5级记分,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其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和聚合效度指标均好。正式使用前对六年级1个班的学生做了测试,并在2周后做了重测,得到内部一致性系数α=0.89,重测信度为0.84。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包括10个项目,采用3级记分,总分越高表示焦虑感越高。正式使用前对六年级1个班的学生做了测试,并在2周后做了重测,得到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6,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71。
利用学生自习时间,集体对每一被试同时进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的测试;采用施测前1周的期末考试(包括政治、语文、数学、自然、英语、计算机、体育、音乐、美术)综合成绩,划分为优、中、差3个等级,各占63,84,22人)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对综合成绩与成绩等级作了3列相关分析(r=-0.874,P<0.001),结果表明,综合成绩与成绩等级之间具有一致性,划分比较合理。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管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孤独、社交焦虑的组间差异
2.2.1 不同学业成绩儿童的孤独感分析 对儿童孤独感量表得分的方差分析表明,只有学业成绩因素有非常显著的主效应(F(2,169)=5.795,P<0.005),性别和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也未发现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儿童孤独感的得分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多重比较(P=0.05),结果发现(表1),差生(x=36.439,s=2.252)的孤独感显著高于优生(x=28.173,s=1.444)和中等生(x=32.154,s=1.149),优生和中等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生的孤独感最低。
表1 不同学业成绩儿童孤独感得分比较(略)
注: *P<0.05。
2.2.2 不同学业成绩儿童的社交焦虑分析 对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得分的方差分析表明,只有学业成绩因素有显著的主效应(F(2,169)=3.743,P<0.05),性别和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也未发现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儿童社交焦虑的得分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多重比较,结果发现,差生(M=17.609,SD=0.768)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优生(M=15.824,SD=0.493)和中等生(M=15.331,SD=0.392),优生和中等生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生的社交焦虑最低。见表2。
表2 不同学业成绩儿童社交焦虑得分比较(略)
注: *P<0.05。
3 讨论
小学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发展的状况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社交焦虑和孤独感都是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儿童社交焦虑不仅指主观上的焦虑,还包括社交回避和害怕否定评价;孤独感是感到缺乏社交技巧、缺乏社会信任,感到被孤立的情感体验 [3] 。
笔者研究发现,小学生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因学习成绩不同而不同,说明学习成绩对儿童的社交情绪有一定影响。国内一些对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焦虑研究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即差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中上等生 [4] 。差生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都显著高于优生和中等生,说明差生不仅是学业上的弱势群体,也是心理和情绪情感上的弱势群体,学习成绩影响了其情绪情感和社会交往。因为差生的学习成绩低下,常有一种自卑感,怕被同伴拒绝而不敢与其交往,于是产生了社交焦虑;而社交回避和缺乏交往,导致没有同伴,长此以往,在内心产生了闭琐心理,体验到了孤独感。优生和中等生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显著。因为专注于学习,所以优生对孤独感的注意力被分散了;而成绩优异,也有同伴乐于与其交往,于是较少体验到孤独感,孤独感最低;但正因为优秀,所以担心同伴不敢亲近之,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有所顾虑,故优生社交焦虑高于中等生,中等生的社交焦虑最低。
本研究显示,差生存在着某些不良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将会影响他们的人际情感和行为。所以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差生的情绪反应,以防因为成绩上的原因造成不良的情绪情感,带来心理和行为问题,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提高中下等生的社会适应性,改善其同伴关系,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和健康的心理。
4 参考文献
[1] ASHER SR,HYMEL S,RENSHAW PD.Loneliness in childhood.Child Dev,1984,55:1456-1464.
[2] LACRECA AM,DANDSES SK,WICK PS,et al.Development of the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reliability and concourrent validity.J Clin Chil Psych,1998,17:84-91.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03-304,248-249.
[4] 王立松.中学生焦虑心态特征与缓解对策.现代教育论丛,1994(6):44.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成都 610068。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