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489646
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刘宝林
第1页

    参见附件(532KB,3页)。

     【关键词】 卫生学;回顾性研究;规划制订;青少年保健服务

    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学科已经走过了50多a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当同道们回忆起本学科展转曲折的成长经历,都倍感亲切,并为自己能参与儿少卫生学的建设而充满欣慰。笔者通过从教40多a的体验,结合前辈们的翔实回忆材料,拟将儿少卫生学的发展过程分为6个时期加以回顾。

     1 1951-1959年:学科初建、学习苏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学生健康状况不良,于1950年6月和1951年1月2次做出“健康第一”的批示。对此,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马叙伦在全国性教育会议上及时进行了传达。当时,从苏联带回的信息说,苏联医学院设有学校卫生科室。鉴此,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医学院、上海医学院、武汉医学院、山西医学院等相继于1951年设立了由高年教师主持的学校卫生教研组。1952年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省、市、地、县级卫生防疫站,下设学校卫生科(组),由学校卫生医师开展工作;各地大中学校设立保健科或医务室,有专职校医,小学设卫生室,有经过培训的保健教师在当地卫生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如此,形成了隶属于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2支学校卫生工作队伍。在培训方面,各医学院校主要是送出教师到组建较早的院校进修;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学习俄语(业余或脱产班),针对医学院校特点组织教师学习巴甫洛夫学说。1955年以后,各校学校卫生学授课多在50学时左右,理论与实习各半,并安排2周生产实习。所用教材最初是翻译苏联医学院采用的学校卫生学,1957年后多使用4院校编写的联合教材(详见笔者发表于《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10期的文章“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本科教材建设的回顾”)。

    1955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只保留6个卫生系,即前述的5所院校和四川医学院各设置1个卫生系(中国医科大学卫生系迁到哈尔滨医科大学),且6所医学院校卫生系均设置学校卫生教研组。

    自1953年起,我国学校卫生教学人员经常深入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教学基地建设。如中国医科大学组织了大规模的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调查(1953年),1958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校卫生教研组又在沈阳作了1次发育状况的调查,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变化情况。当时,各院校结合实际做些小规模的科研项目,在有关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959年,叶恭绍教授等撰写了“十年来关于儿童身体发育调查研究工作的成就”,此文载于《人民保健》,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0a来该领域获得的研究成果。此时期,各教研室都经 常派教师深入小学及幼儿园,并同卫生防疫站密切协作,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基地的建设。

     2 1959-1966年:批判脱离实际,推出现场教学,教材建设结硕果,科研论著谱新篇。

    1960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试用教材定稿时,卫生部同意将医学院《学校卫生学》正式更名为《儿童少年卫生学》,又根据同年公布的“高教60条”,教研组一律改为教研室。

    1959年,各校强调教学的“生产性”,并注重去农村,少讲多做,边讲边做。“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减少了下现场教学。至1963年,多数院校儿少卫生学教学恢复到50多学时的理论教学与课间实习,并安排2周毕业生产实习。1965年,因学生参加社教工作队占用了时间,课时又大减,某些院校在农村联合现场实习。此期各院校教师经常轮流到农村蹲点,尤其是1960年和1965-1966年间结合教学及开展农村卫生工作下基层的人较多。

    1960年,由叶恭绍主编,国内其他5个儿少卫生教研室参加编写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试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出版。这是吸取国外经验和结合国内实际工作与科研成果,而编写的一部供卫生专业本科使用的统一教材。经过几年教学实践,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在叶恭绍教授主持下,又编写了第2版《儿童少年卫生学》全国教材,于1965年出版。至此,我国儿少卫生学已基本形成了结合本国实际以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和学校常见病流行病学为重点的格局。

    进入20世纪60年代,科研工作受到普遍重视。儿少卫生学的广大教师和学校卫生医师积极投身该领域课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科研成果发表了一大批颇具学术价值的论文。据初步统计,《中华卫生杂志》1953-1966年(中间有2a更名为《人民保健》)共刊登学校卫生/儿少卫生方面论文134篇,约70%是在1960-1965年发表的。文章内容以生长发育调查研究及常见病防治(视力保护等)为主,并涉及较多学校建筑设备方面的调查研究内容。

    1964年在富拉尔基召开的黑龙江省学校卫生学术会议,实际上开成了全国学术会,各地代表提交论文381篇,充分展示了当时本学科的学术概貌。著名儿少卫生学专家叶恭绍教授、徐苏恩教授、朱文思教授等都出席了会议。

    

    3 1966-1978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业务活动,全国高校只有几个人在坚持学科工作。


    1966-1973年的7a间,各高等医学院校儿少卫生教研室完全停止活动,实际上是被迫解散。1973年5月卫生部主持的武汉卫生专业教学经验交流会后,有的学校拟恢复儿少卫生学教研室,但在当时政治气候下难以落到实处,致使高年教师只身1人在校内坚持本学科阵地。到1976年暑期,全国医学院卫生系中儿少卫生学专业教师仅剩5人,但他们专业思想不动摇,确信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把保护亿万儿童少年的健康视为莫大幸福。

    1973年后,各校对工农兵学员儿少卫生学的教学多以讲座形式完成,自编讲义发给学生。有的教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接收进修学员精心指导,并结合中小学常见病防治、改善学校环境开展调查研究。

    根据武汉会议对全国教材的编写分工,卫生部指派哈尔滨医科大学为儿少卫生学的主编单位。

     4 1978-1983年:儿少卫生工作机构相继恢复,人才培养落实处,科学研究百花艳。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广大知识分子迸发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和献身“四化”事业的事业心、责任感、创造性。1978-1979年,各高等院校卫生系的儿少卫生学教研室陆续恢复,一批中青年教师立志回到本专业,在老教师带领下,振奋精神,为发展我国儿少卫生学学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此时,不仅原有的6所院校卫生系恢复儿少卫生教研室的建制,而且其他一些医学院校也开始新建卫生系,并调派人员组建儿少卫生教研室。初步统计,到1980年全国已有十几个儿少卫生教研室,后又逐渐增加。

    在教学方面,1979-1980年无本科生授课,1981年为“文革”后5a制第1期开课,各校儿少卫生教学时数不等,波动于30~50学时之间;至1983年,学时数略有增加,但多数学校仍无指导毕业实习任务。1979年“扬州会议”后,国内几个有条件的儿少卫生教研室和有能力的省级卫生防疫站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校卫生培训班。受卫生部指派,哈尔滨医科大学连续举办了3期全国儿少卫生高师班。第1期1979年,1a制;第2期1981年9月-1982年末,1.5a制;第3期1983年9月-1984年7月,1a制。每期招10名学员,但实际上都超过,他们多来源于新建卫生系的高等医学院校,为从事儿少卫生学专业奠定了基础。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等儿少卫生教研室也作为培训基地,培养了一批从事儿少卫生、学校卫生工作的专门人才,且它们在1980年已成为硕士授权点,亦招收培养了一批本专业硕士生。哈尔滨医科大学1983年被批准为硕士授权点,由其为主编单位的“文革”后的第1版全国统编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于1980年11月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79年,国家“二部一委”(卫生部、教育部和国家体委)组织全国16个省市参与对23万7~25岁城乡儿童青少年进行了形态、机能、素质的大规模调查,获得了我国儿童青少年发育及体质方面较系统的基础资料,初步查明他们的体质状况、特点和基本规律,并研究制订了相关评价标准,在国内许多领域有实际参考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此项研究获国家体委1982年度体育科学一等奖,1983年度国家科技发展二等奖。国内多数院校儿少卫生教研室参与了此项调查,某些教师担任本省区调研组长或顾问。此期间,涉足于骨龄及青春期发育研究较多。浙、苏、皖、沪、鲁、豫、闽6省1市成立了青春期发育科研协作组,对青春期骨龄、内分泌等开展研究,成效显著。该协作组1980年创办了《学校卫生》杂志(即现《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的前身)。哈尔滨医科大学及山西医科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较深入进行了城乡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的骨龄研究,均获省政府优秀科技成果奖。中国医科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侧重于儿童体成分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将青春期骨发育同性发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儿童生长发育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富有成效。同济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院校及各级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科结合自己条件都开展了儿童生长发育及学生常见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以上科研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本学科的发展和学术建设,解答了该领域大量未知数,并发表一大批颇具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1981年,在石家庄召开了第1届全国儿少卫生学术会议,收到论文400余篇,百余篇在大小会上宣读。这是一次学术盛会,新老儿少卫生学专家、学校卫生工作者齐集一堂,展示科学春天短短几年间结出的丰硕成果。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医学 会卫生学分会儿少卫生学组,叶恭绍任组长,唐锡麟任副组长。

    为加强全国性儿童青少年卫生的科研技术指导,1982年8月,国家批准建立了“北京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我国著名儿少卫生学专家叶恭绍教授首任研究所所长。

     5 1983-1990年:本科教学与研究生培养齐头并进,出国进修人员增多,学术交流空前活跃,科研主攻方向明确。

    多数院校本科教学时数有所增加,1985年后为48~56学时,有的学校达72学时;理论课与课间实习约1∶1,并安排为考试课程,参与本科毕业实习教学。在我国实施学位条例后,北京医科大学成为儿少卫生专业博士授权点,20世纪80年代,全国有5个儿少卫生硕士点,10余所院校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据初步统计,此期全国培养儿少卫生专业硕士70余人。

    这一时期,许多院校选派儿少卫生学师资去国外留学深造,他们刻苦钻研,学有所成,按期回国,投身于学科建设,成为我国儿少卫生专业的中坚和骨干。尚有一批获得硕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出国攻读博士或研修,为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协作提供了平台。

    20世纪80年代,科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主攻方向更加明确,并且在许多领域很有特色。如对少数民族儿童少年发育状况调查研究全面铺开;儿童智力、心理卫生方面调查研究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学校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引起重视;学校卫生标准确立的研究项目(教室课桌椅、采光照明等)按期完成,并有几项标准颁布实施;以防治近视和龋齿为重点的学校常见病防治研究成效显著;儿童青少年体质研究成果颇丰。

    1984年10月,第2届全国儿少卫生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收到学术论文480篇,106篇在大小会上宣读。本届学术会议论文特点是:(1)追踪观察增多;(2)生长发育研究生化指标增多;(3)骨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发展;(4)统计方法使用广泛且有创新;(5)卫生标准研究十分活跃;(6)开始注意对伤残儿童身心发育研究。

    相距5a,1989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3届全国儿少卫生学术会议,收到论文494篇,193篇在会议分组宣读。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叶广俊教授当选主任委员,唐锡麟、周德、章瑞芝为副主任委员。

    1986年10月,由唐锡麟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2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叶广俊、李效基、赵融、周德、张国栋等著名儿少卫生学专家出任本书编委。此教材使用近10a,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及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是学校卫生人员培训的重要参考书。此期学术著作还有叶恭绍教授主编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儿童少年卫生学》(1984),徐苏恩教授主编的《儿童少年卫生学进展》(第一卷,1983),张国栋教授主编的《儿童少年卫生学进展》(第二卷,1987)等。

    儿少卫生学界许多教师参加了国家及所在省市体质研究会,在生长发育及体质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撰写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论文在期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同时,儿少卫生工作人员也是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广大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开展调研,不断探索营养评价新方法,实行干预措施效果观察等。

     6 1990-2006年:学科建设成就显著,规划教材日臻完善,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儿少卫生学科经历了40a的积累与发展,走向全方位的学科充实建设阶段。主要标志是:(1)在已有基础上,全国又培养了一批质量较高、数量较多的儿少卫生学博士、硕士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他们知识新、勇于探索、奋发进取,大部分已成为本专业的骨干。一代老专家陆续退离岗位,由于他们在岗期间比较注意对年轻人传、帮、带,使新老交替比较成功。(2)各院校儿少卫生教研室及卫生防疫机构学校卫生科(室)瞄准主攻方向,科研独具特色,拿到较多国家级课题,取得了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例如,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实施多方位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多项生长发育评价标准进行筛选,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纵向研究,还开展了大样本多指标的双生子研究等;哈尔滨医科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开展了对骨骼发育的研究,学校卫生标准、尤其是课桌椅标准的研制,儿童心理发育及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等;同济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等开展了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开展了青春期发育及影响生长发育因素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开展了对学校建筑方面卫生标准的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对体成分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等。据不完全统计,16a中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20余项,大部分已经结题,并获得档次较高的(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初步统计,本学科领域在深入开展科研工作基础上,“九五”期间在杂志发表全文性论著1100余篇,“十五”期间近1400篇,另有几千篇调查研究短文载于期刊。(3)学科的硕士点及博士导师增多。1990年全国儿少卫生学科只有2名博士生导师(叶恭绍、叶广俊),持续多年,带出一批素质好、水平较高的儿少卫生学博士。由于几所院校预防医学一级学科获得博士授权单位,拓宽了增列博士导师范围,目前,本学科在岗教师已有近10名博士导师,这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队伍建设是极为有利的。1990年全国儿少卫生只有5个硕士点,但现在已近10个,硕士研究生导师阵容明显加强。(4)学科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教材建设。“八五”期间,由叶广俊主编的全国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3版)于1994年出版;“九五”期间,由叶广俊主编、刘宝林副主编的全国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4版)于2000年出版,这是一部跨世纪教材,其内容有新的充实和发展;在21世纪初叶,由季成叶主编、刘宝林副主编的全国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5版)于2003年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纳入许多近年调查研究的文献资料,后附名词术语英汉对照,使教材更加规范。第6轮预防医学规划教材修订工作正在进行,《儿童少年卫生学》(第6版)仍由季成叶主编、刘宝林副主编,拟于2007年秋出版。此外,由季成叶主编的7a制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1版)于2006年出版。(5)此期著述颇丰,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唐锡麟主编的《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专著199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在20世纪90年代专业教学、研究生培养及科研中发挥了较大作用;由张国栋主编、全国10余个儿少卫生教研室参加编写的预防医学指南《学校卫生分册》于1992年出版;由刘宝林主编的《青春期发育及保健》、《骨骼发育的研究及应用》分别于1993和1995年出版;由叶广俊主编、胡虞志副主编的《儿童少年卫生学进展》(第3卷)于1996年出版;由叶广俊主编,胡虞志、林琬生副主编的《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大型专业参考书于1999年出版;吴汉荣主编的《医学心理学》2002年出版;陶芳标主编的《妇幼保健学》于2003年出版。初步统计,本专业近15a出版专著和教材有30余部。

    1993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第4届全国儿少卫生学术会议,收到论文656篇,会议宣读132篇。1994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学分会换届会议,选举产生了第2届委员会,叶广俊当选主任委员,唐锡麟、胡虞志、贾灏为副主任委员。

    1999年11月上旬,庆祝《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创刊20周年 活动在上海举行,庆祝活动以研讨会方式进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265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收到论文262篇,会议邀请中外专家作学术报告。

    2000年6月于沈阳召开了第5届全国儿少卫生学术会议,收到论文148篇,到会代表100余人。2001年9月于北京召开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学分会换届暨学术交流会,选举产生了第3届委员会,季成叶当选主任委员,孙江平、刘宝林、静进为副主任委员,会上5位专家从不同领域作了学术报告。

    2004年4月于南京召开了第6届全国儿少卫生学术会议,收到论文164篇,会议宣读81篇。2005年6月于哈尔滨召开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2005儿少/学校卫生论坛”学术会议,16位专家大会发言。2006年7月于昆明召开了第7届全国儿少卫生学术会议,收到论文156篇,会议宣读46篇。

    由此不难看出,自2000年以来的6a间,本学科就连续举行5次全国性学术活动,而且学术水平一届比一届高。

    与共和国的发展建设相伴随,我国儿少卫生学50多a的成长经历,充分显示社会需要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建国初期,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意气风发地建设新中国。但当时许多疾病肆虐流行,危及广大儿童少年的健康,迫切需要解决疾病有效控制和预防、增强体质等方面问题,使预防医学的分支《学校卫生学》得以创建和发展;“文革”之后,百废待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示的科学春天到来之际,迫切需要解决提高儿童少年发育水平和中小学生的卫生保健问题,使我国《儿少卫生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大量学校卫生实际工作得以迅速恢复,生机勃勃,催人奋进。

    科研要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对此,不仅儿少卫生学科反复强调,而且各类学科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如前所述,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生命科学领域,人类生长发育研究是永恒的主题,因此,生长发育研究必然成为儿少卫生学科科研工作的一条主线。

    几十年来,本学科的广大教师和学校卫生工作者励精图治、不懈探索,为揭示生长发育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付出了巨大辛劳,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该领域尚有许多未知需要面对,并给予科学的回答。新世纪仍需瞄准前沿、创新立项、潜心耕耘,不断深化和扩展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内容,并对某些颇具价值的重大课题开展跨学科横向协作或纵向追踪研究。如果学科能在10-15a解决一批行之有效、适合国人的几类发育指标(体格发育、功能发育、性发育、骨发育等)评价标准,能对青春期发育机理和某些异常发育早期判别研究有所突破,能对生长长期变化及影响生长发育因素进行科学的前瞻性跟踪,并有效阐明其相关理论等,那将是值得庆幸的。诚然,本学科尚需深化学龄儿童常见病防治、有关儿童健康危险因素、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教育过程及学校环境卫生等诸多研究课题。

    经验表明,学科建设应将教学、科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并根据国情特点,社会实际需要培养专业人才、确立研究方向。在新世纪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50多a来,我国儿少卫生学科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逐步发展壮大,前人的耕耘为后人铺路,我们前仆后继,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具有光辉前景,儿少卫生学及学校卫生工作是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继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儿少卫生学专家之后,我国又成长起一批中青年儿少卫生学专家,接替开拓学校卫生事业,推动儿少卫生学科的发展。实践证明,我国儿少卫生、学校卫生保健事业兴旺发达、人才辈出、后继有人。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教研室,黑龙江 150081。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3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