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489414
浙江某高校大学生共情特点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第2期
     3.2 当代大学生共情特点 研究表明,男女大学生在“身心忧急”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在情绪状态的洞察与情绪反应上有更高分数。这与国外的研究具有相似性。Gibbs(1984)[7],Cohen(1996)[8],Davis(1996)[5],Eisenbery(1998)[9]等学者的多项研究结论是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共情的情感成分。而Eisenberg[10](1983)应用多种共情测量工具得出的结论是共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台湾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台湾邱文彬等(1999)[11]研究发现,女性大学生在人际反应指标中“身心忧急”因素的表现高于男性大学生;在人际反应指标中的“观点取替”、“幻想力”与“同情关怀”上无性别差异。

    在专业类别方面,文理科学生在“观点取替”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文科大学生较理科大学生善于从他人角度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情绪情感,这与专业实际较为相符。文科学生重心在学习人文科学与艺术,学习内容都是涉及对人的认知与理解,而理科学习内容针对物质世界,偏重于计量与计算。

    研究分析显示,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幻想力”、 “同情关怀”2个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