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刷牙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315KB,2页)。
【关键词】 行为疗法;病例报告[文献类型];儿童
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1-3] ,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著 [4-6] 。本研究通过对1名12岁没有刷牙习惯的儿童实施行为矫正,来探讨对此类儿童的辅导方法及辅导的有效性,为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该研究对象为小尧(化名),独子,男,小学四年级,12岁。出生于普通的渔民家庭,家里经济条件及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小尧8岁时,父亲因意外事故去世。母亲在当地一家饭店打工,工作时间从每日9∶00-20∶00,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和管理他的日常生活。小尧比较听话,有一定的自理及自我管理能力,但从来不在早起后和睡觉前刷牙。其母亲对此非常担忧,希望能想办法帮助他养成刷牙习惯。
2 研究过程
2.1 寻找原因及确定矫正方法 通过与小尧及家长的访谈,了解到小尧不爱刷牙的原因是:(1)牙膏会吃进嘴里,很不舒服。(2)每天刷牙是件麻烦的事,很浪费时间。(3)不刷牙没有关系,小时候的蛀牙现在全部换成了新牙。通过了解个案不刷牙的原因发现:(1)个案感觉“牙膏会吃进嘴里,很不舒服”与其母亲没有教孩子正确刷牙有关,即个案没有获得正确的刷牙技能。所以在本研究中运用行为技能训练来帮助个案获得正确的刷牙技能 [7] 。(2)个案觉得“每天刷牙是件麻烦的事,很浪费时间”,说明个案没有形成熟练的刷牙技能和良好的刷牙习惯,需要每天练习,并逐渐把刷牙变成一种习惯。所以本研究决定采用代币制的方法来帮助个案养成刷牙习惯 [8-10] 。(3)个案对不刷牙的危害没有正确的认知,缺少刷牙动机。所以本研究还采用认知行为矫正方法,向个案传授科学的牙科知识,改变其错误的认知,使其建立强烈的刷牙动机 [11] 。
2.2 确定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AB研究设计,先进行1周的观察,此为基线期;然后进行1个月的行为矫正,此为治疗期。通过基线期和治疗期刷牙次数的比较及追踪期的访谈,探讨治疗对个案的有效性。
2.3 实施矫正过程 第一步:改变错误认知。在行为技能训练之前,研究者对个案进行了牙齿健康知识的传授,让其了解人的一生只换一次牙,刷牙能有效防止蛀牙和口腔疾病。
第二步:行为技能训练。包括研究者分步骤示范目标行为 (拿起牙刷、在牙刷上挤上1cm左右的牙膏、牙刷放进嘴里、从外到里进行刷的动作约2min、漱口、用毛巾擦嘴)、个案分步骤模仿、研究者边示范边指导、个案演习、研究者反馈。研究者安排母亲一起在场,观察标准的刷牙技能,以便在家指导个案。
第三步:使用代币制。研究者与个案及其家长一起协商如何使用代币制来帮助孩子逐步养成刷牙的习惯。第1周兑换代币的时间由个案自己决定,可以每天1次,也可以积累足够的代币后向妈妈兑换。从第2周开始,兑换代币的时间为1周1次,规定在每周日20∶30向妈妈兑换。
3 结果与评估
个案在观察期没有刷牙行为,母亲命令他刷牙也无济于事。在治疗期,个案的刷牙行为突然增加,其原因是个案获得了正确的刷牙技能,并且可以通过刷牙得到奖励,及时强化比延迟惩罚更为有效 [12] 。在追踪期,个案的刷牙行为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结束治疗后的第1周有较明显的下降,可能是个案对失去奖励的一种对抗行为,也可能是习惯的养成需要更多的时间。结果证明,结合使用改变认知、行为技能训练和代币制3种方法矫正个案不刷牙行为是有效果的。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儿童进行行为矫正时,可根据儿童实际情况,将多种治疗技术结合使用,效果更好。(2)对儿童进行行为技能训练时,如果目标行为较复杂、儿童年龄较低或者智力有缺陷,研究者要分步骤进行示范,具体分几个步骤要视儿童的接受程度而定,这样的示范才会有效。(3)治疗中,家长的协助和支持至关重要,家长不仅承担着观察者的角色,而且还是监督者、指导者和鼓励者。家长对儿童的言语赞扬、亲切拥抱都是很好的强化物。(4)选择合适的强化物是治疗的关键。在本研究中,由于个案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很难有自己的零花钱和喜欢的玩具,所以选择零花钱、玩具车、羽毛球拍等作为强化物,可以更大程度地强化目标行为。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借此对未来研究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使用代币制时,除要选择合适的强化物之外,还要注意停止使用代币可能出现的问题。建议实施代币制时,一开始使用连续强化,当目标行为有规律地出现时,可加入间歇强化来维持目标行为,如固定比率程序或可变比率程序。(2)在治疗结束后,要注意目标行为的泛化。(3)本研究思路可运用到其他不良行为习惯的治疗上,如睡懒觉、不按时上床、玩电脑游戏等。
5 参考文献
[1] 约翰·布鲁德斯·华生,著.李维,译.行为主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8-23.
[2] 张亚林.行为疗法.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12-20.
[3] 袁红梅.行为矫正技术研究综述.零陵学院学报,2004,25(5):162-164.
[4] 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5-37.
[5] 张福娟,江琴娣.问题儿童不良行为矫正的案例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50(8):50-53.
[6] 苏雪云,张福娟.品行障碍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158-1159.
[7] Raymond GM,著.石林,译.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3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47-155.
[8] 张美兰.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幼儿进行行为矫正.山东教育,2002,1:106-107.
[9] GENE RM,GARY RR.Application of a token economy for adolescents in a private psychiatric hospital.Behav Ther,1981,12(4):585-590.
[10] EDWARD SS,JOHN J,McGONIGLET.An analysis of self-assessment and self-reinforcement in a self-managed token economy with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Appl Res in Ment Retard,1980,1(3-4):227-240.
[11] DAVID MB.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Consul Psychol J Prac&Res,2006,58(1):51-61.
[12] BOYD LA,WILLIAMSK,SAUL A.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 on on-task behavior.Beha Ther,1981,12(1):80-92.
【作者简介】 徐儿(1980- ),女,浙江舟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研究。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金华 32100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