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421KB,3页)。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443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4-0368-03
【关键词】 职业;紧张症;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保健服务
开展对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由于我国在职业紧张研究方面起步较晚[2-3],系统性研究还不完善,而且这些研究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该研究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职业应激源、紧张反应各个具体层面、反映应付策略对个体和组织紧张度的影响,为缓解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因素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某区3所高中、8所初中、4所小学有1 a以上工作经验的在职教师83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学校类别分为高中组(241名)、初中组(393名)和小学组(196名)。
1.2 研究内容 (1)基本情况,含性别、年龄、学历、教龄;婚姻状况和家庭收入情况;职业满意度、是否班主任;生活、饮食规律,体育锻炼情况等。(2)行为类型,采用A型性格量表(TABP)[4]测试行为类型,该问卷包含60个题目,分为时间紧迫感(TH)、竞争性(CH)、测谎(L)3个部分。TH共有25个项目,显示时间匆忙感、时间紧迫感和做事快节奏等特点;CH共有25个项目,显示竞争性、缺乏耐性和无端敌意情绪等特征;L共有10个题目,为测谎题,当L≥7时,该份试卷视为无效。行为类型判别标准[5]:A型为TH+CH>28;B型为TH+CHM型>B型,个人应对资源得分则为A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