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7年第7期
编号:11487805
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功能性行为特征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日 花 静 朱庆庆 古桂雄
第1页

    参见附件(277KB,3页)。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苏州市区1所普通小学和1所实验小学,以自愿形式在日 常表现 “笨拙” 的儿童中筛查,共有41名儿童入选为研究组,年龄为7~10岁,平均(9.15±1.28)岁,其中 男童23名,女童18名。同时按1∶1比例随机抽取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健康儿童为对照 组 ,平均年龄(9.03±1.14)岁。上述儿童均通过中国联合型Raven测试(IQ>70分),身高、体重 在国内常模2个标准差以内,无视力缺陷,右利手。

    1.2 方法

    1.2.1 筛查方法 根据DSM-IV的诊断标准,通过儿童问卷调查和班主任/家长询问病 史等了解受试儿童是否符合以下情况:存在与年龄、智力不相符的动作协调障碍,障碍已影 响学业表现及日常生活能力,排除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和其他器质性疾病(脑瘫、偏瘫或肌肉萎缩),采用DSM-IV多动症诊断量表排除注意 力缺陷/多动综合征(ADHD)等共患疾病。此外,结合以上情况,采用Wilson等编制的DCDQ 父母问卷[4],低于49分的儿童入选研究组,大于57分者选入对照组。

    1.2.2 调查内容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了解儿童功能性活动的发展以及与 协调相关的活动参与情况。采用Conners父母评价量表(修订版)[5],了解儿童心 理 -行为情况。问卷由学生带回家中,父母填写后次日上交,每校由1名教师负责发放、回收问 卷。

    1.3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Excel 6.0,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t检 验、χ2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日常功能性活动 在体育爱好项目大于2项、全部参加校内体育课程、 每天户外活动大于2 h、1岁前能熟练爬行、6岁前参加游泳训练和7岁会用毛笔写字、曾经参 加弹琴训练和6岁前参加画画或涂鸦兴趣班等方面,研究组儿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 值分别为56.69,1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