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校甲型副伤寒疫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第1页 |
参见附件(120KB,1页)。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516.3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2-1132-01
【关键词】 副伤寒;疾病爆发流行;学生
2007年5月,桂林市全州县某初级中学出现发热疫情,从5月6日至5月26日,累计出现发热病人61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此次疫情为甲型副伤寒爆发,爆发原因为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水井)雨后污染和部分学生有喝生水的习惯。
1 基本情况
该校位于公路旁,距县城约30 km,距镇政府所在地约5 km,有围墙与周围居民相隔离。全校有3个年级11个班,学生470名,教职工64人(包括食堂人员8人),教职工家属11人;有409名学生在校食宿,有男、女生宿舍各11间。学校有1所食堂,卫生条件较差,“三防”设施不全,加工间及分餐间苍蝇较多,从业人员均有健康证,且近期无发热、腹泻等症状。学校有2口水井,其中1口在校内,井深约10 m,旁边5 m处有学生公寓化粪池下水道经过;另一口在村民生活区,井深约13 m,周围未见明显污染源。由于2口井水量不足,学校还使用镇政府管网水(地面水)。井水与管网水均未消毒。学校有1所公用旱厕,卫生条件差,无洗手设施,无消毒,苍蝇多。4月底至5月初,学校所在地区一直下雨,井水有浑浊现象。
2 疫情经过
首发病例,女生,16岁,5月6日发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此后陆续出现相似病例,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头晕、乏力,部分有腹泻(2~3 次/d),少数伴有咳嗽。5月17日,全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赴学校进行现场调查,将调查结果报告县卫生局、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月18-22日,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局、县教育局领导及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先后到该校了解情况并指导疫情处理。采取的疫情处理措施主要有:在学校隔离治疗病人;饮用水消毒;厕所消毒与粪便无害化处理;食堂炊具消毒;学校暂停上课,学生放假。至5月26日,累计发热病人61例,学生58例,教师3例;疑似病例36例,学生33例,教师3例;确诊病例11例,全部为学生。此后,无新发病例。所有病例治疗后康复,无死亡病例。
3 流行病学调查
33例学生疑似病例中,男生17例,女生16例;年龄13~16岁,分布于3个年级11个班及15间宿舍。3例教师疑似病例中,男2例,女1例。
所有学生疑似病例均有病前饮用生水史(3名教师疑似病例中1例有病前饮用生水史),对80名未患病学生进行近期饮用生水情况调查,46人有饮用生水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68,P<0.01)。病例局限于学校内,周围村庄未见类似病例增多现象。
4 实验室检验 见表1。
3 讨论
广西是伤寒、副伤寒的高发区,各市、县屡有发生,尤以桂林市及周边县最多。以全州县为例,2001-2005年全县各学校共发生伤寒、副伤寒疫情15起(2006年无学校爆发疫情)。随着伤寒疫苗的应用,学校伤寒疫情已逐渐减少,而甲型副伤寒已占据广西学校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爆发疫情的主导地位[1]。由于伤寒、副伤寒的潜伏期长、病程长、治疗费用高,一些病人未能及时发现或进行系统、规范的隔离治疗,继而形成带菌者,使传染源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为以后的爆发疫情埋下了隐患。此次疫情虽未找到直接的传染源,但考虑到该学校及周边村庄曾有甲型副伤寒散发,这些散发病例可以成为带菌者,有向外播散病原而引起爆发的可能性。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认为此次爆发疫情可能为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井雨后受污染所致,传播途径为经水传播。虽没有从水源中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但此次爆发疫情为经水传播的理由亦很充分,又因病例局限于学校内,周围村庄未见类似病例增多现象,可以判定此次疫情传染源乃学校井水,而非外来管网水。
此次疫情再次证实了广西学校伤寒、副伤寒爆发疫情的传播途径多为经水传播或以经水传播为主[1-2]的结论,也再次提示了加强学校水源的改造与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对控制广西学校伤寒、副伤寒爆发疫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笔者认为,学校工作涉及面广,只有社会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全面做好学校卫生工作。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政府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加强学校饮用水源、食堂及厕所的卫生改造;(2)学校建立健全卫生工作的组织与制度,加强饮用水、食堂、厕所与学生宿舍的卫生管理及常见肠道传染病监测,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3)卫生、教育部门要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检查、指导;(4)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学校疫情要及时处理;(5)及时隔离与规范治疗病人,避免形成带菌者。
4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