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754294
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8年第5期
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5-0452-02

    【关键词】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结果评价(卫生保健);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1]。建设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防御机制。该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学校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2],了解他们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以评价培训的近期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参加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委员
, 百拇医药
    培训班的学生66名,分别来自护理系、临床系、药学系等6个系部,均为2006级学生。其中,男生14名,女生52名;41人来自农村,25人来自城市;独生子女22人,非独生子女44人;自愿参加培训的61人,非自愿参加培训的5人。平均年龄20.5岁。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采用讲座与团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3],培训时间为2007年3月至6月,每周2个学时,共计24个学时。培训内容包括班级心理委员操作模式、职责、管理与考核,精神病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咨询等[4]。

    1.2.2 问卷调查 对同一人群在培训前后使用同一问卷[5],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全部为单选题,内容包括一般状况、心理委员职责、校园心理三级网络建设、校园应激事件处理[6]、朋辈心理咨询知识[7-8]、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态度、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等。
, 百拇医药
    1.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2.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心理健康知识正确回答率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知,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对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位置、心理疾病的预防已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培训前后正确回答率均较高,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心理学专业知识未能涉及到的问题,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癔症的认识与处理,有关心理教育的学校制度与政策,心理援助方式以及心理委员自我心理维护方面的知识等,培训前的回答正确率较低,培训后回答正确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培训前后对学校心理教育态度的比较 由表2可见,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可以显著改变班级心理委员对校园心理咨询的认识态度。

    注:第1题的选项为A很理解,B理解,C无所谓,D不理解,E很不理解;第2题的选项为A肯定会,B会,C无所谓,D不会,E肯定不会;第3~5题选项均为A非常必要,B有必要,C无所谓,D不必要,E完全不必要;第6题选项为A很满意,B满意,C无所谓,D不满意,E很不满意。6题的赋分均为A 1分,B 2分,C 3分,D 4分,E 5分。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委员在培训前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较少,仅对校园现有的援助措施、经常宣传教育的预防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对心理咨询专业知识、有关心理教育的制度与政策等一些学校和大众媒体没有广泛宣传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因此,对学校推选出来的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非常必要。笔者认为,校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班级是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9]。通过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可以提高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改进其工作方法,增强其对异常心理的敏感度,促进班级内部心理健康工作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因此,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与咨询专业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心理委员对心理健康与咨询专业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保障。

    4 参考文献

    [1] 殷莉,殷梅.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探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154-155.
, 百拇医药
    [2] 丁邦平,顾明远.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离还是融合兼论“学生本位课程”及其特征.教育研究,2002(10):31-35.

    [3] 宋静,毛柏青,王琳.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21-22.

    [4] 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中国教育学刊,2007(8):54-55.

    [5] 周涛,王晓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1(1):35-36.

    [6] 詹启生,李义丹.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新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44-45.

    [7] 刘勇.心理倾述朋辈心理咨询.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5.

    [8] MOREY RE,MILLER CD,ROSEN LA.High school peer counsel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peer counselors' style of helping. Sch Couns,1993,40(4):293-300.

    [9] 宋英.大学班级增设心理委员的实践探索.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 044.

    (收稿日期:2007-10-31;修回日期:2008-01-02), http://www.100md.com(周 祎 杨 平 叶航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