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饮水机引起的中毒事件分析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55.3+1 G 478.2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564-01
【关键词】 芽孢杆菌,蜡状;水污染;中毒;学生保健服务
2006年8月5日,西宁市某职业中学相继有10余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确诊为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饮水机引起的中毒事件,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06年8月5日17:00-20:30陆续收诊某职业中学11名学生,主诉多为恶心、腹痛、腹泻,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伴腹痛、腹泻,腹痛以脐周隐痛为主,腹泻多为水样便。医院仅采集到学生呕吐物1份,并对患病学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和粪便常规检验。经对症及抗菌治疗后,5名学生症状好转,当晚出院回家;其他学生经对症及输液抗菌治疗后,均于6日痊愈出院。
2 流行病学调查
经对学校负责人、食堂管理员、炊事人员询问调查得知,就诊学生都集中在同一班级, 8月5日早餐进食的是稀饭、花卷,中午分别在学校食堂和校外其他餐厅就餐。学校食堂中餐供应的是米饭、炒菜,没有凉菜,菜品均为现时制作。现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和操作间的内环境进行了检查,认为卫生状况良好,对剩余饭菜和盛放食物的容器内表面均进行了采样。考虑到有部分在校外餐厅就餐的学生也有发病,重点询问了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供水情况,得知每个班级均有一台饮水机,由校外一家企业统一提供桶装纯净水,随即到该班对其使用饮水机的桶机接口处和冷水出口处分别采样,采集的样品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检验。
3 实验室检查
3.1 检验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1]进行。
3.2 试剂来源 生化管由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生化试剂由兰州生物研究所生产,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3.3 检验结果 将呕吐物样品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有大量G+呈链状有芽孢无荚膜的大杆菌,活菌计数为2.8×106 cfu/g。剩余饭菜、食物容器表面样品细菌培养未检出可疑致病菌;所有中毒者血、尿、粪便常规均未检出致病菌。饮水机的桶机接口处和放水出口处样本在普通琼脂平板上,连续划线法接种,经37℃ 24 h培养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对检验结果综合分析,呕吐物、饮水机的桶机接口处和冷水出口处检出的可疑菌确定为蜡样芽孢杆菌。
4 讨论
对患病学生的流行病学回访调查显示,所有患病学生均饮用了班级桶装纯净水;结合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且活菌计数达2.8×106 cfu/g,具有确诊的意义,故确定此次中毒事件是由于学生饮用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纯净水而引起的。
蜡样芽孢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以夏、秋季最高,引起中毒的食品常于食前保存温度不当或放置时间较长,使食品中污染的蜡样芽孢杆菌得以生长繁殖,中毒系蜡样芽孢杆菌所产生的肠毒素引起。肠毒素分为耐热性的呕吐肠毒素和不耐热的腹泻肠毒素,前者多在米饭类食品中产生,能致呕吐性胃肠炎;后者可在各类食品中产生,能致腹泻性胃肠炎。另外,食品中活菌量的多少也和致病性密切相关,当进食污染菌量>105 cfu/g的食物时,就可能发生食物中毒。食品在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均易受污染,该菌主要通过泥土、灰尘、昆虫、不洁用具和从业人员的手而传播。国内有多例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所造成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报道[2-5],但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饮水机而引发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报道较少。
此次学校发生的中毒事件,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给学校的饮水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虽然卫生监督部门对这次事件依法进行了处理,但今后应加强对学校饮用水卫生的监督管理,以避免和杜绝类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 GB14938-94.北京:中国检验出版社,1994.
[2] 周碧玲.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共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1):118
[3] 薛平,李淑萍.一起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5,12(1): 148.
[4] 殷全喜, 张秀红, 杜欣,等.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2(2):115.
[5] 解菁,宋纪文.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 492.
(收稿日期:2007-10-16), 百拇医药(吴瑞琪)
【中图分类号】 R 155.3+1 G 478.2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564-01
【关键词】 芽孢杆菌,蜡状;水污染;中毒;学生保健服务
2006年8月5日,西宁市某职业中学相继有10余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确诊为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饮水机引起的中毒事件,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06年8月5日17:00-20:30陆续收诊某职业中学11名学生,主诉多为恶心、腹痛、腹泻,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伴腹痛、腹泻,腹痛以脐周隐痛为主,腹泻多为水样便。医院仅采集到学生呕吐物1份,并对患病学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和粪便常规检验。经对症及抗菌治疗后,5名学生症状好转,当晚出院回家;其他学生经对症及输液抗菌治疗后,均于6日痊愈出院。
2 流行病学调查
经对学校负责人、食堂管理员、炊事人员询问调查得知,就诊学生都集中在同一班级, 8月5日早餐进食的是稀饭、花卷,中午分别在学校食堂和校外其他餐厅就餐。学校食堂中餐供应的是米饭、炒菜,没有凉菜,菜品均为现时制作。现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和操作间的内环境进行了检查,认为卫生状况良好,对剩余饭菜和盛放食物的容器内表面均进行了采样。考虑到有部分在校外餐厅就餐的学生也有发病,重点询问了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供水情况,得知每个班级均有一台饮水机,由校外一家企业统一提供桶装纯净水,随即到该班对其使用饮水机的桶机接口处和冷水出口处分别采样,采集的样品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检验。
3 实验室检查
3.1 检验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1]进行。
3.2 试剂来源 生化管由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生化试剂由兰州生物研究所生产,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3.3 检验结果 将呕吐物样品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有大量G+呈链状有芽孢无荚膜的大杆菌,活菌计数为2.8×106 cfu/g。剩余饭菜、食物容器表面样品细菌培养未检出可疑致病菌;所有中毒者血、尿、粪便常规均未检出致病菌。饮水机的桶机接口处和放水出口处样本在普通琼脂平板上,连续划线法接种,经37℃ 24 h培养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对检验结果综合分析,呕吐物、饮水机的桶机接口处和冷水出口处检出的可疑菌确定为蜡样芽孢杆菌。
4 讨论
对患病学生的流行病学回访调查显示,所有患病学生均饮用了班级桶装纯净水;结合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且活菌计数达2.8×106 cfu/g,具有确诊的意义,故确定此次中毒事件是由于学生饮用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纯净水而引起的。
蜡样芽孢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以夏、秋季最高,引起中毒的食品常于食前保存温度不当或放置时间较长,使食品中污染的蜡样芽孢杆菌得以生长繁殖,中毒系蜡样芽孢杆菌所产生的肠毒素引起。肠毒素分为耐热性的呕吐肠毒素和不耐热的腹泻肠毒素,前者多在米饭类食品中产生,能致呕吐性胃肠炎;后者可在各类食品中产生,能致腹泻性胃肠炎。另外,食品中活菌量的多少也和致病性密切相关,当进食污染菌量>105 cfu/g的食物时,就可能发生食物中毒。食品在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均易受污染,该菌主要通过泥土、灰尘、昆虫、不洁用具和从业人员的手而传播。国内有多例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所造成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报道[2-5],但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饮水机而引发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报道较少。
此次学校发生的中毒事件,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给学校的饮水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虽然卫生监督部门对这次事件依法进行了处理,但今后应加强对学校饮用水卫生的监督管理,以避免和杜绝类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 GB14938-94.北京:中国检验出版社,1994.
[2] 周碧玲.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共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1):118
[3] 薛平,李淑萍.一起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5,12(1): 148.
[4] 殷全喜, 张秀红, 杜欣,等.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2(2):115.
[5] 解菁,宋纪文.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 492.
(收稿日期:2007-10-16), 百拇医药(吴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