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缺失初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8.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35-02
【关键词】 人格;家庭;回归分析;学生
已有研究表明, 不同的家庭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可产生不同的影响[1]。笔者于2007年5-6月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家庭缺失群体学生进行了调查,同时抽取普通家庭的寄宿学生进行对照,以探讨家庭功能对学生个性的影响 ,为学校的科学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舟山市千荷实验学校七~九年级全体学生150名作为样本组(家庭缺失组学生),其中孤儿6名,单亲(父母一方死亡或父母重病残疾且特困家庭儿童)144名; 男生79名,女生71名;平均年龄为(13.97±1.00)岁。整群抽取普通家庭寄宿学校七~九年级各1个班的13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男生72名,女生63名。平均年龄为(13.73±0.82)岁。
1.2 调查工具
1.2.1 艾森克个性问卷和手册(青少年版)[2] 由龚耀先修订,对每一受试结果计算其各量表粗分, 有P(精神病质)、E(外内倾)、 N (神经质)、L(说谎)4个分量表;再将粗分转换成 T 分, 按 T 分高低分成5个类型分别统计。
1.2.2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3] 依据McMaster的家庭功能模式编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