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753002
中国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研究现状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8年第9期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512.9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9-0862-03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健康教育;青少年

    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感染者和病例报告人数逐年递增,从1999年开始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已经波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截止2007年底,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其中艾滋病病人为8.5万[2]。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所处的特殊阶段,导致他们容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和药物滥用等高危行为,从而成为容易感染艾滋病的弱势群体。据权威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称,随着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扩散,我国青少年面临艾滋病的威胁越来越大[3]。
, http://www.100md.com
    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笔者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到2007年4月的学术论文为依据,从青少年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健康教育、艾滋病孤儿和受艾滋病影响的青少年等3个方面,对当前青少年艾滋病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单的述评。

    1 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时期,思想活跃,乐于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容易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因此,调查和了解青少年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便教育他们掌握关于艾滋病的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态度和采取合理的行为就成为目前青少年艾滋病研究的首要任务。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这方面的研究是青少年艾滋病研究中涉及最多的,且相关研究有以下特点:(1)青少年对艾滋病的名称、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的认识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而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尤其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拥抱)、共用厕所和游泳池等是否会传染艾滋病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大的误区[4]。何景琳等[5]对北京市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青少年认为日常生活接触可传播艾滋病;而孙江平等[6]的研究显示,北京市中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的比例已达到51.9%。但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青少年包括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在内,还是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蚊虫叮咬也会传播艾滋病[7]。尽管青少年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一直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但因其年龄、地域的不同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此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8]。与在校青少年相比,辍学青少年或校外青少年因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从而导致他们的艾滋病知晓率普遍较低。常春等[9]对鞍山市584名从事餐饮、娱乐、服务工作和社区无业/待业的校外青少年调查发现,他们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仅为58.9%。相比而言,残障青少年不仅艾滋病知识非常贫乏,还对艾滋病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10]。(2)在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上,青少年始终处于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之中。一方面青少年由原来对艾滋病患者的鄙视转为关心和同情,并认识到他们的就医权和隐私权。何景琳等[5]的研究显示,有60%~70%的青少年对他们持鄙视态度。随着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青少年对于艾滋病人的态度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李小明等[11]的调查显示,在大中学生中有86.4%对艾滋病患者表示关心和同情;而在乔慧等[12]的研究中,有94.9%的青少年认为艾滋病人有就医的权利,还有77.1%的人认为应为艾滋病病人保密。但另一方面青少年又不自觉地排斥和拒绝艾滋病患者。陈卫永等[13]的调查显示,有32.5%的大学生表示不能接受艾滋病病人;王萍等[14]的研究揭示,有91.2%的被调查青少年表示不愿意和AIDS/HIV感染者同班学习。除此以外,还有不少青少年认为应该限制艾滋病患者及其亲属的活动,甚至拒绝其子女入托和上学[15]。目前青少年这种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和对待艾滋病患者及其亲属的态度相剥离的现状,可能与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的多少与其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之间并无相关性,知识水平的高低并不直接影响他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更不能决定他们的行为。研究还发现,青少年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态度和行为大多是受外部压力的影响,而非发自内心,他们虽然知道艾滋病病人应该被关爱,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关爱”的含义,大多数人仍存在恐惧和逃避心理,这种并非发自内心的关爱与行为是不稳定的,一旦失去外界的监督和压力,结果将难以预料[16]。(3)对青少年艾滋病相关行为的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青少年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行为。随着青少年性观念的开放,性行为的发生比例也在呈递增趋势,但与此同时,青少年对于性安全方面的知识还非常缺乏,有很大一部分人还不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安全套,对于安全套能否预防艾滋病、减少感染HIV的概率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向伟能等[17]对广州市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有60.7%的学生认为只要双方相爱就无可厚非,只有约1/3的学生明确反对。郭建丽[18]对清华大学新生的调查也显示,只有37.2%的被调查者明确反对婚前性行为,而剩下62.8%的人要么持无所谓的态度、要么赞成。青少年开放的性态度直接导致了他们婚前性行为的增加。孙志凤等[19]对华东某省19所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有16.1%的大学生有过性经历,而在这些有过性经历的学生中还有21.8%的人不知道如何使用安全套(避孕套),只有44.3%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而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有69.8%的人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因此,加强青少年性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掌握正确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应该成为现阶段宣传教育的重点。此外,除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进行研究之外,还有人专门研究了青少年吸毒行为与感染艾滋病的关系,认为吸毒青少年群体的亚文化特征和认同心理所促使的针具共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该群体对艾滋病的易感程度[20]。
, http://www.100md.com
    2 健康教育

    迄今为止,世界上既无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健康教育仍然是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全世界蔓延的唯一有效的方法[21-22]。马迎华等[23]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 924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93.1%的大学生赞成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而在实际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根据青少年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学习模仿能力比较强等特点,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

    以往的研究发现,同伴、朋友是青少年艾滋病/性病知识及其他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排位仅次于书刊和影视,而同学、朋友间互相传授性知识在大学生中更为常见[24]。根据同伴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独特作用,目前同伴教育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98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澳大利亚、瑞士、荷兰等国就向世界各国介绍了同伴教育的经验,并将同伴教育作为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先进经验向世界推广。此后,在澳大利亚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对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同伴教育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同伴教育的方法效果是十分显著的,教育后大学生的艾滋病/性病知识有了明显增加,对安全性行为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提示将同伴教育方法运用于我国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可行且有效的[25-27]。何忠虎等[16]对北京市163名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的艾滋病知识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理论知识水平较高,但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较低,对待AIDS/HIV感染者的关爱态度也不够理想,同时对AIDS/HIV感染者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躲避倾向;专业和性别差异在知识水平和关爱态度上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知识得分上要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女生在对待AIDS/HIV感染者的关爱态度上比男生更加积极;知识水平与关爱态度之间并不存在相关。艾滋病健康教育尽管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但需要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此外,还应将道德、关爱、伦理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http://www.100md.com(谢新华 王顺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