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9年第9期
编号:11817652
贫困生复原力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9年第9期
贫困生复原力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检验方法选择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贫困生复原力水平 贫困大学生复原力均值为(68.21±10.00),非贫困大学生复原力均值(71.16±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非贫困生复原力总分的平均值71.16为界限,将贫困生分为2组,复原力分数低于非贫困生平均值的为低分组,计42人,复原力均值为(60.93±6.80);复原力分数高于非贫困生平均值的为高分组,计36人,复原力均值为(77.00±4.45)。

    2.2 复原力高分组与低分组、非贫困生组应对方式比较 复原力高分组在解决问题、求助得分明显高于低分组和非贫困生组,在自责、幻想得分低于低分组和非贫困生组,退避得分低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合理化应对方式上的得分与低分组和非贫困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明高复原力的贫困生在应对方式更多地采用“解决问题—求助”模式,即成熟型的应对模型,而低复原力的贫困生在应对方式更多地采用“退避-自责”模式,即不成熟型的应对模型。

    2.3 复原力高分组与低分组、非贫困生组社会支持比较 复原力高分组在总分、朋友支持和其他社会支持得分明显高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家庭支持上的得分与低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