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90530
宁夏大学在校学生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徐 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第1页

    参见附件(2229KB,3页)。

     【摘要】 目的 评价民族地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AIDS)、性病(STDs)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以宁夏大学30名健康教育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并由他们对300名在校大学生实施同伴教育。通过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评价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干预效果。结果 同伴教育干预后,大学生对AIDS/ STDs知识的答对率显著提高(24.33%~92.67%),且在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对AIDS/ STDs病人的态度也随AIDS/ STDs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善。结论 同伴教育适用于大学生,近期效果明显,可在大学生中推广。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512.91 R 75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36-03

    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是指具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1-3]。同伴教育具有在既定人群中充分利用一些成员的力量来有效改变同一群体其他成员的行为特点。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传染病,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4-7]。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作为防控艾滋病/性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已被社会广大人群接受和认可[1,8-11]。为评价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同伴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性病中的作用及效果,笔者通过系统培训同伴教育骨干,然后通过他们对部分在校学生开展AIDS/STDs同伴教育干预活动,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宁夏大学在校大学生330名,其中同伴教育骨干30名(均为师范专业学生,其中男生14名,女生16名);同伴教育干预对象300名,其中男生141名,女生159名;少数民族学生96名,汉族学生204名;农村144名,城镇86名,城市70名。平均年龄(20±1.56)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参考国内有关资料编制AIDS/STDs同伴教育调查问卷,属自填式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安全性行为、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态度行为意向与需求等。问卷测评以授课进度为标准,分别在同伴教育实施前后使用同一份问卷,采用不记名现场闭卷独立填写方式进行,并要求在30 min内完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2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