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290名童年期受虐及养育方式对人格影响的相关分析(2)
第1页 |
参见附件(2109KB,3页)。
调查结果表明,养育方式中给予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儿童越易形成外向、情绪稳定及性格随和的个性,与国内的研究结果[18]一致。另外情感虐待、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干涉保护、躯体虐待易造成子女形成焦虑、紧张、易怒、抑郁等神经质的个性特征,而母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性虐待易造成子女形成孤僻不群、不关心他人、缺乏同情心等精神质的个性特征,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4,19-20]。研究显示,掩饰的个性与父亲偏爱被试、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性虐待、父亲惩罚严厉有关,而豁达的个性则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有关。这可能因为子女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中形成一种可以坦诚交流的安全感,而父母对子女采取过分干涉保护、性虐待、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越多,子女为了进行自我保护而越可能通过遵从社会习俗、道德规范来掩饰自己,以吻合父母的要求,这与有关报道结果[1]一致。
本研究结果提示,各种形式的虐待及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消极的养育方式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孤僻的个性特点,而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有助于形成外向、豁达的个性。本研究童年受虐及养育方式为回顾性评估,且样本量有限,能否推广到其他群体有待进一步验证。
4 参考文献
[1] 韩肖燕,苟晓琴,吴维宇,等.成都市高一学生人格特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相关性调查.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11):852-85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0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