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1993091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李 君,佟俊旺,程方姝,刘 敏,白 静,鲁 铭
第1页

    参见附件(1390KB,2页)。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395.6 R 1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0-1252-02

    【关键词】 环境;公共卫生;意识;学生,医科

    环境意识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1],环境教育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2],其环境意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3]。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具有其特殊性,具备一定的医学相关知识,若能够掌握一定的环境知识,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4]。

    本研究选取华北煤炭医学院部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和统一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环境意识水平,提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对策,为更好地在医学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药学4个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每个专业选取2007级和2005级,再从每个年级中整群抽取1个班级进行调查,共计435人。回收问卷424份,应答率为97.5%,其中男生为161人,女生为274人。

    1.2 方法 按照环境保护知识、环境保护态度、环境保护行为[5]3个方面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环境知识方面包括环境的大气、水、土壤、室内空气质量等;环境态度方面涉及到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行为习惯、态度等方面的认识;环境行为方面涉及个人环保行为表现、卫生习惯、校园内学习行为和环境保护的实践等方面。环境保护知识共37个问题,以环境知识回答正确的题数占总题数的60%以上为知晓(环境知识回答正确题数/环境知识总题数×100%),以知晓率(环境知识知晓人数/总人数×100%)进行评价;环境保护行为共20个问题和环境保护态度共22个问题,以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行为回答积极的题数占总题数的60%以上为合格,以合格率(环境态度或环境行为合格人数/总人数×100%) 进行评价。

    以不记名的形式进行调查,集中发放问卷,采用自填式回答方式。

    1.3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经整理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分类资料采用率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调查显示,大学生环境知识知晓率为68.4%。医学生了解环境状况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网络(59.0%),其次是课堂教育和报纸(36.7%);环境态度的合格率为33.0%;在环境行为方面的合格率为35.4%。

    由表1可知,预防医学、药学专业学生的环境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专业学生环境行为合格率、环境态度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级的环境意识水平、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之间环境意识水平进行比较,环境知识知晓率、环境态度合格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环境行为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所在地(城市、农村)的学生之间环境知识的知晓率与环境态度的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和农村的学生之间的环境行为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4,P<0.05),城市高于农村。

    3 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医学生的环境知识知晓率为68.4%。可见绝大部分医科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环境认知水平,对环境保护问题比较关心。虽然是医科大学的学生,但他们的环境保护知识主要来自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而并非学校课程教育,其中认为来自广播电视网络的比例最高。可见学校教育中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开展环境教育较为欠缺。调查显示,医学生的环境态度合格率为33.0%。医学生虽然有较丰富的环境知识,但态度方面表现却不是很积极。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级人才接受高级医学教育,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较高,但接触社会相对较少,理论联系实践较差。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6]。医学生的环境行为合格率为35.4%。大学生在保护环境行动方面的表现欠缺[7],这要求医学院校要将大学生环境观念、环境知识的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8],积极组织大学生从自身点滴做起,参与各种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不同年级、家庭所在地医学生在环境知识和环境态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见接受医学教育的年限及家庭的所在地对环境知识、环境态度无影响。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环境行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的环境行为合格率高于农村。可见生活接触的社会环境不同可以造成个人行为的不同。因此,来自农村的学生要加强其环境行为的教育与引导。不同专业之间环境知识的知晓率有所不同,这可能和所学的专业课程有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分析。男、女生不同环境知识的知晓率不同,男生较女生更关心环境问题。

    环境教育具有长期性、全面性、多学科性、社会实践性的特点,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环境意识:(1)丰富课堂教育。充实和丰富环境科学相关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环境医学及其他环境科学知识。(2)培养环保意识。环境意识的形成需要多方面共同的作用[9-12],且往往是潜移默化式的,因此,环境教育的形式和渠道也应是多样的,其中结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就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如开展创建绿色校园活动,通过举办环境宣传月等活动,以普及环保知识和培养合格的行为习惯为重点,扩大环境教育面,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利用“世界环境日”等重大节日,努力营造环保氛围,采用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辩论、座谈、专题讲座、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使环境保护的思想深入人心。

    4 参考文献

    [1] 刘志峰,宋守许,郑学慧,等.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结果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3,17(4):11-14.

    [2] 陈润羊,齐普荣.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对策研究.中国林业教育,2007(1):19-21.

    [3] 韦薇,吴丹丹,郭子义.对云南四所高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引起的思考.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21(9):46-50.

    [4] 陈忠暖,何祥,王霞斐,等.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刍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3):65-67.

    [5] 王文勇.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当代青年研究,2005,8(11):15-17.

    [6] 范小振,张翠华,叶霞,等.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