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1991537
青少年愤怒情绪的发生及表达特点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刘惠军,朱丽雯
第1页

    参见附件(2135KB,3页)。

     2.1.2 愤怒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对象 49.0%的愤怒事件发生在学校,指向于学生的愤怒占30.0%。37.8%的愤怒事件发生在家中,指向于家人的占29.8%。不同性别的被试在愤怒发生地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91,P=0.001),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在家对家人发怒。

    2.1.3 愤怒发生的时间和频率特征 56.5%的学生报告愤怒事件发生在1个月之内,6.1%的愤怒事件发生在当天,这意味着在62.6%的学生近期内经历过愤怒事件。愤怒高频发生的学生占16.5%,愤怒发生频率达到“1 d 1次或更多”的学生有3.2%。

    2.2 愤怒情绪的表达特点 不同愤怒表达方式的频次和百分比见表2。

    表2结果显示,被试运用表情表达愤怒的频次最多,冷若冰霜、怒目而视是青少年最常用的面部表情。在言语表达方式上,使用频次最多的是叫嚷和大声反对,其次是说脏话、用污言秽语表达愤怒。从行为表达方式看,“敲、扔、摔、撞击或破坏东西”等行为的报告频次最高,其次是打架和袭击他人,有8.9%的学生报告愤怒时会“自己伤害自己”。

    将想要使用的表达方式和实际使用的表达方式2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大多数情况下被试报告的实际使用某种表达方式的频次低于想要使用的表达方式,但在“说脏话”、“自己伤害自己”、“皱眉表示不高兴”3种方式上,学生报告的实际使用频次高于想要使用这些方式的频次。

    3 讨论

    3.1 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愤怒的多发地,同学和家人是愤怒的主要对象 结果表明,在学校发生的愤怒事件最多(49.0%),其次是在家庭中(37.8%)。愤怒的对象大部分是学生(30.0%)和家人(29.8%)。该结果与Averill[5]的研究结果一致。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习沟通、学习解决冲突,是其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关心学生在学校中的人际交往,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身边的人和事情,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青少年与家人之间的愤怒也特别值得关注,它与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增加有关。青少年与父母期望的背离[6]、青少年自主追求与父母控制欲的矛盾[7],以及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共同面对的升学压力是导致亲子冲突频发,家庭中愤怒增多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亲子关系辅导,加强亲子沟通,对于促进青少年的情绪健康和学习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3.2 内在与外在诱发因素并存、消极与积极诱发因素并存 分析学生报告的愤怒诱发因素,其中有直接的环境因素,也有内在的认知因素。受到外来的威胁和侵害、被欺骗,被别人占便宜,或者是他人违反社会道德等属于消极的外界环境因素,夸大、不理智等人格缺陷、过度关注自我价值等认知因素属于学生的内在因素。另外,引起青少年愤怒的并不单纯是消极因素,其中有些具有积极意义。该结果提示,愤怒的属性不一定就是消极的[8]。面对青少年的愤怒,教育者要分析其中蕴含的积极动机,在充分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3.3 青少年高频愤怒者的比例较大 调查数据显示16.5%的学生表现出高频愤怒。还有3.2%的学生愤怒发生的频率是“1 d 1次或更多”,这个比例虽然很小,却值得特别关注。青少年愤怒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和父母,如果学生每天都有愤怒事件发生,即说明这部分青少年一直处在非常不利的社会环境中,其冲突始终存在而无法消解,长此以往将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后果。

    人类情绪表达的方式很多,但不外乎3个维度,言语、行为和面部表情。从数据结果来看,被试运用面部表情表达愤怒的频次最多。在言语表达方式上,使用频次最多的是叫嚷和大声反对,其次是说脏话、用污言秽语表达愤怒。从行为表达方式看,“敲、扔、摔、撞击或破坏东西”等行为报告频次最高,其次是打架和袭击他人,有8.9%的学生报告愤怒时会“自己伤害自己”。以上结果意味着青少年倾向于使用多种外部表达方式来发泄愤怒。但从利用面部表情来表达愤怒占据最高频率这一结果来推测,青少年对愤怒有一定程度的压抑或控制。细致分析后笔者发现学生在说脏话、污言秽语,敲扔摔撞击、破坏东西和打架等带有反向攻击的表达方式上报告了较高的频次,这些表达方式容易导致暴力冲突,发生伤害性事件。因此,加强青少年情绪疏导,对于预防青少年伤害性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4 参考文献

    [1] 孟昭兰. 情绪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60-164.

    [2] KASSINOVE H, SUKHODOLSKY D G. Anger disorders: Basic science and practice issues, anger disorder: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ashington: Taylor&Francis,1995:1-27.

    [3] SHAVER P, SCHWARTZ J, KIRSON D, et al. Emotion knowledg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a prototype approach. J Personal Soc Psychol,1987, 52(6):1061-1086.

    [4] 林恩,克拉克,著.姚梅林,译.求助情绪-处理常见情绪问题实用指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3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