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1991994
中学聋生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李迎春
第1页

    参见附件(1367KB,2页)。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395.6 R 764.4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1-1372-02

    【关键词】 自我评价(心理学);精神卫生;学生;聋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能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1]。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2-4]。聋哑群体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社会成员,部分学者对其心理健康问题做了相关的调查研究[5-6]。而聋中学生是兼有残疾人和中学生双重特征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既面临各种学习问题和成长困惑,又要面临听觉和言语表达障碍带来的人际交往影响。其心理状况是否健康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顺利融入社会,独立生存。因而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自我效能感及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可有助于开展聋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个性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发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河南省郑州聋哑学校、登封聋哑学校、中牟聋哑学校、荥阳聋哑学校的中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95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其中男生85人,女生95人;初中生94人,高中生86人;独生子女39人,非独生子女141人;父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1人,高中及以上79人;母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9人,高中及以上71人;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98人,其他82人;家庭经济好的32人,中等105人,不好43人;家庭在农村的83人,县乡的43人,市级以上54人。

    1.2 研究工具

    1.2.1 自制学生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共居对象(是与父母一起生活、或是母亲、父亲或其他人一起生活)、家庭经济、家庭住址等项目。

    1.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7] 主要用于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以及严重程度如何,除临床使用外,还适合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以及1个附加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出被试某一方面症状严重情况。

    1.2.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8] 由Schwarzer等编制,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0.87。GSES共10个项目,采用Likert 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级评分。“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和“完全正确”,分别记为1,2,3,4分。得分越高,说明自信心越强。

    1.3 施测过程 采用团体测验方式,在有多年从事聋人教育经验并经专门培训过的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统一格式的自陈量表上做答。

    1.4 数据分析 数据的录入与分析均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

    2 结果

    2.1 中学聋生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聋中学生自我效能感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特别是焦虑、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4个因子与自我效能感均呈负相关。见表1。

    2.2 不同自我效能感中学聋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见表2。

    为进一步了解聋生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笔者把自我效能感的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取出前27%和后27%分别为高自我效能感组和低自我效能感组,然后进行t检验,分析自我效能感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心理健康状况上的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高低组在心理健康的不同方面的差异表现不一样。具体来说,高自我效能感组各因子分均低于低自我效能感组,其中在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的得分低于低自我效能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较低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水平对个体的情绪与适应会产生不利影响[9]。相关研究也揭示,自我效能感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或不显著负相关,即自我效能感得分越低,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越差[10-12],这些结论均是针对一般群体的研究。

    在本研究中,聋中学生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其自我效能感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特别是焦虑、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4个因子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此结论显然与上述研究结论一致,说明自我效能感越低的聋中学生,其心理健康的水平也越差。

    聋中学生高自我效能感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低于低自我效能感组,尤其在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的得分显著低于低自我效能感组,进一步说明了聋生自我效能感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直接影响。有研究证明,自我效能感高可提高个体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加强个体的动机水平[13],即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个体自信心,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14-15]。因而,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他们在判断自己有能力面对某些情境时,伴随着的是良好的心态,并能积极地去行动,他们能够积极正视、坦然接受学习和生活的挫折而不是逃避。反之,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与环境作用时,会过多想到个人的不足,不仅倾向于逃避而且感受到压力重重,也极易产生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性情绪。正如心理学家班杜拉所说“知觉到低自我效能感或无能是所有不良心理的机能的根本”[16]。可见低自我效能感是引发焦虑、抑郁、沮丧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

    聋中学生由于存在听力障碍,言语发展受阻,接收社会信息的渠道有限,所以当其面对激烈的学业竞争或遇到挫折时倾向于压抑内心感受,缺乏向外界寻求支持的有效手段,且在中学阶段各种社会经验相对缺乏,再加上学校对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训练不够,不少聋生在遇到问题时常常自信不足。所以更需要特教工作者考虑从聋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提高聋生自我效能感,帮他们设置难易适度、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合理目标,并在他们不断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用深切的关怀、满腔的热爱等积极的态度与情感,真诚地帮助并指导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4 参考文献

    [1] 洪秀敏.自我效能感理论的重要启示.教育科学,2008,24(3): 79-80.

    [2] 王凯荣,辛涛,李琼.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4):22-25.

    [3] 张日舁,袁莉敏.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3):56-60.

    [4] 李艳红,陈保平.自我效能感研究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高等理科教育,2006,14(3):130-133.

    [5] 李强,张然,鲍国东,等.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4,44(2):68-71.

    [6] 徐方忠.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43-145.

    [7]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6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