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120688
小学高年级学生攻击行为与人际归因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杨奕 余毅震 孙艳 罗贻雪
第1页

    参见附件(2274KB,3页)。

    杨奕 余毅震 孙艳 罗贻雪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摘要】目的探讨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人际归因的关系,对预防攻击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等5省15个大、中、小城市抽取7 008名小学生进行攻击行为问卷和人际归因策略调查。结果父亲文化程度高(P0.05)、父母管教方式严格、对孩子期望值高(P0.001)的学生攻击性低;与老师和同学有较好的关系、成绩优良、居住地社会风气较好(P0.001)的学生攻击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学生;人际关系外倾性归因与攻击行为有显著相关(r=0.4,P0.01),并且外倾性越高,攻击行为越严重。结论改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以及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及人际关系,对预防和干预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攻击 人际关系 精神卫生 学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2496)

    【分类号】B841

    中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不仅对其身心健康、学业进步等具有消极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人格的正常发展。国内外已有研究显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与家庭因素如缺乏家庭温暖、不良管教方式等有密切的关系[1-2];青少年自身的焦虑情绪、移情、依恋倾向都对攻击行为的发生有
------
     中小学生的攻擊行为不仅对其身心健康、学业进步等具有消极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人格的正常发展。国内外已有研究显示,青少年攻擊行为的发生与家庭因素如缺乏家庭温暖、不良管教方式等有密切的关系;青少年自身的焦虑情绪、移情、依恋倾向都对攻擊行为的发生有预测作用。探寻青少年攻擊行为与人际归因策略的关系,不仅是荩于成功和失败的结果都会激发人们寻找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的理论支持,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少年社会认知发展对攻擊行为影响,从而能够更科学地预测、更有针对性地预防及干预青少年攻擊行为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7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