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157376
分类和回归树方法在定义吸烟高危中小学生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朱银潮 张涛 王潇怀 陈洁平 高华
第1页

    参见附件(2595KB,3页)。

    朱银潮 张涛 王潇怀 陈洁平 高华 浙江省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市中小学生吸烟水平现状和有效识别吸烟的高危人群,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控烟教育和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宁波市6个区的29所中小学校9 0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3.9%,4.5%的中小学生曾经抽完过一整支香烟,占尝试过吸烟学生的31.9%。19.2%的学生报告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中至少有一人吸烟,81.9%的学生报告跟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人吸烟。判别尝试吸烟者和整支烟抽吸者的CART模型的敏感性分别为84.7%和76.1%,同伴是否吸烟、性别和是否接触控烟公益广告是判别的预测指标。结论该模型能够识别大部分高危人群,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青少年控烟教育和干预措施。

    【关键词】 吸烟 危险 回归分析 学生

    【基金】无烟城市-盖茨中国控烟项目(51437)

    【分类号】R195.1

    虽然全球范围开展了各种大型控烟运动,但青少年吸烟率还是呈现持续上升趋势[1],且青少年开始吸烟年龄有前推的倾向[2]。大部分吸烟者都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而最后成为长期吸烟者[1]。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群体吸烟,已经成为有效降低我国成年人总吸烟率的关
------
     虽然全球范围开展了各种大型控烟运动,但青少年吸烟率还是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且青少年开始吸烟年龄有前推的倾向。大部分吸烟者都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而最后成为长期吸烟者。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群体吸烟,已经成为有效降低我国成年人总吸烟率的关键。在目前控烟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下,如果能识别吸烟高危青少年人群,对其开展针对性的控烟教育和措施,就能集中优势力量,更为有效地遏制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为此,宁波市控烟项目组在盖茨基金会的资助下组织了此次调查,并将结果采用分类和回归树方法(CART)进行分析。CART是决策树中结构简炼的二叉树,算法采用一种二分递归分割技术,能够帮助实现目标人群的分类。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9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