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养五脏防失聪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的增加,不良生活习惯如烟酒、熬夜等,使老年失聪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认为,耳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如欲听力康健,老年人要注意调理脏腑功能。
耳与肾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鸣耳聋多责之于肾虚。肾虚包括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表现为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肾阳虚表现为耳鸣耳聋、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遗尿浮肿、五更泄泻等。肾阴虚者可以多吃黑芝麻、枸杞子、黑豆、桑椹子等补益肾阴的食物;肾阳虚者可以多吃核桃、腰果等补益肾阳的食物,以及芝麻粥、枸杞粥、黑豆粥、桑葚粥、核桃粥等。同时节制房事,勿妄作劳,尤其酒后勿行房。
耳与肝肝主藏血和疏泄,对维持耳的功能有重要作用。肝气郁结,气闭耳窍,或肝胆火盛,上扰耳窍,均可导致耳鸣耳聋。肝胆湿热,上蒸耳窍,不仅可以出现耳鸣耳聋,还可使局部红肿疼痛,溃烂流脓。肝阳上亢或风阳上扰,亦可导致眩晕、耳鸣、耳聋等。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上火。应适当减少油炸香燥食品的摄入,经常食用具有清火作用的食物,如苦菜、苦瓜等。
耳与脾脾主运化,能够升发清阳之气,荣养耳窍。如果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能荣养耳窍,则耳鸣耳聋。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有一篇《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其中就包括耳鸣耳聋等疾患。脾胃不足者应多吃一些山药、莲子肉、大枣、薏苡仁、白扁豆等食物,使脾胃健运,耳窍得到荣养。
耳与肺《灵枢·口问》指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肺络通于耳窍;而且肺有“朝百脉而主治节”的功能,故耳脉又受肺的治节。中医经典《难经》指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后世有“肺司听觉”的说法。平时预防感冒,及时治疗临近器官的病证,如鼻病、咽喉病等,有利于耳的保健。肺气不足者可常食百合、莲藕等。
耳与心心主血脉,耳窍靠心血的滋养濡润才能保持正常听觉;且心气通于耳,耳的生理功能亦有赖于心功能正常及心肾功能的平衡协调。心属火而肾属水,心火肾水互济互调,清净之气方能上达清窍而使听觉聪慧。若心肾失调,水火不济,则易致失聪。临床不乏因心火暴盛而突发耳聋的病例。平时保持心气平和、心血充足,可以预防心源性耳鸣耳聋。心血不足者可多吃大枣、龙眼肉、阿胶等食物,心火亢盛者可以吃一点莲子心、麦冬等。
此外,平时应多注意用耳卫生,避免爆竹、射击、久听MP3、久处歌厅等噪音刺激,慎用引发耳病的药物。可以经常做耳部保健操,如按揉耳廓、鸣天鼓、按压耳门等,以疏通耳窍经络,保持“清通”状态。 (李淑良)
耳与肾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鸣耳聋多责之于肾虚。肾虚包括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表现为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肾阳虚表现为耳鸣耳聋、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遗尿浮肿、五更泄泻等。肾阴虚者可以多吃黑芝麻、枸杞子、黑豆、桑椹子等补益肾阴的食物;肾阳虚者可以多吃核桃、腰果等补益肾阳的食物,以及芝麻粥、枸杞粥、黑豆粥、桑葚粥、核桃粥等。同时节制房事,勿妄作劳,尤其酒后勿行房。
耳与肝肝主藏血和疏泄,对维持耳的功能有重要作用。肝气郁结,气闭耳窍,或肝胆火盛,上扰耳窍,均可导致耳鸣耳聋。肝胆湿热,上蒸耳窍,不仅可以出现耳鸣耳聋,还可使局部红肿疼痛,溃烂流脓。肝阳上亢或风阳上扰,亦可导致眩晕、耳鸣、耳聋等。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上火。应适当减少油炸香燥食品的摄入,经常食用具有清火作用的食物,如苦菜、苦瓜等。
耳与脾脾主运化,能够升发清阳之气,荣养耳窍。如果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能荣养耳窍,则耳鸣耳聋。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有一篇《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其中就包括耳鸣耳聋等疾患。脾胃不足者应多吃一些山药、莲子肉、大枣、薏苡仁、白扁豆等食物,使脾胃健运,耳窍得到荣养。
耳与肺《灵枢·口问》指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肺络通于耳窍;而且肺有“朝百脉而主治节”的功能,故耳脉又受肺的治节。中医经典《难经》指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后世有“肺司听觉”的说法。平时预防感冒,及时治疗临近器官的病证,如鼻病、咽喉病等,有利于耳的保健。肺气不足者可常食百合、莲藕等。
耳与心心主血脉,耳窍靠心血的滋养濡润才能保持正常听觉;且心气通于耳,耳的生理功能亦有赖于心功能正常及心肾功能的平衡协调。心属火而肾属水,心火肾水互济互调,清净之气方能上达清窍而使听觉聪慧。若心肾失调,水火不济,则易致失聪。临床不乏因心火暴盛而突发耳聋的病例。平时保持心气平和、心血充足,可以预防心源性耳鸣耳聋。心血不足者可多吃大枣、龙眼肉、阿胶等食物,心火亢盛者可以吃一点莲子心、麦冬等。
此外,平时应多注意用耳卫生,避免爆竹、射击、久听MP3、久处歌厅等噪音刺激,慎用引发耳病的药物。可以经常做耳部保健操,如按揉耳廓、鸣天鼓、按压耳门等,以疏通耳窍经络,保持“清通”状态。 (李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