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散结夏枯草
夏枯草,又名夏枯球、夏枯花、枯草穗,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带花果穗。由于其春季开花,夏至后即枯,故有此名。每年5~6月份花穗变成棕褐色时,选晴天割起全草,或剪下花穗,晒干即可入药。
夏枯草性味苦、辛、寒,入肝、胆经,有清肝火、散郁结及清肝明目之功。现代研究证明,夏枯草花穗含夏枯草甙及花色甙;叶含金丝桃甙、芦丁;种子含脂肪油和解脂酶。其煎剂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之作用,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子宫及肠管有兴奋作用。今辑验方如下,供读者参考。
1.急性乳腺炎:鲜夏枯草60克,捣烂,布包绞汁,隔水炖服,每日2次,其渣加酒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2.急性扁桃体炎:夏枯草30~60克,水煎2次,混合药液,一日内频频服完。服时徐徐咽下,以延长药液在咽部的滞留时间,使药直接作用于病灶处。
3.急慢性结膜炎:夏枯草12克,开水冲泡,澄清后,分3~4次洗眼。
4.巩膜炎:夏枯草、野菊花各30克,水煎,分2次服。连服至愈。
5.虹膜睫状体炎:夏枯草、醋炒香附各60克,甘草12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日服2次,清茶送下。
6.失眠:夏枯草15克,半夏12克,水煎服,每日1劑,连服10剂。
7.痈疖肿痛:夏枯草、黄花地丁、紫花地丁各30克,水煎,分3次服,连服1周。
8.丹毒:夏枯草120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1次,连用5~7日。
9.肝火头痛:夏枯草30克,黄芩15克,水煎,分2次服,2剂即效。
10.崩漏:夏枯草研末,每服6克,米汤或黄酒送下,每日服2~3次。
11.胆热口苦欲吐:夏枯草、竹茹各30克,水煎,分2次服,甚验。
12.百日咳:夏枯草15克,桑白皮10克,黄芩9克,地骨皮9克,枇杷叶10克,炒地龙9克,僵蚕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吕荣华)
夏枯草性味苦、辛、寒,入肝、胆经,有清肝火、散郁结及清肝明目之功。现代研究证明,夏枯草花穗含夏枯草甙及花色甙;叶含金丝桃甙、芦丁;种子含脂肪油和解脂酶。其煎剂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之作用,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子宫及肠管有兴奋作用。今辑验方如下,供读者参考。
1.急性乳腺炎:鲜夏枯草60克,捣烂,布包绞汁,隔水炖服,每日2次,其渣加酒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2.急性扁桃体炎:夏枯草30~60克,水煎2次,混合药液,一日内频频服完。服时徐徐咽下,以延长药液在咽部的滞留时间,使药直接作用于病灶处。
3.急慢性结膜炎:夏枯草12克,开水冲泡,澄清后,分3~4次洗眼。
4.巩膜炎:夏枯草、野菊花各30克,水煎,分2次服。连服至愈。
5.虹膜睫状体炎:夏枯草、醋炒香附各60克,甘草12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日服2次,清茶送下。
6.失眠:夏枯草15克,半夏12克,水煎服,每日1劑,连服10剂。
7.痈疖肿痛:夏枯草、黄花地丁、紫花地丁各30克,水煎,分3次服,连服1周。
8.丹毒:夏枯草120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1次,连用5~7日。
9.肝火头痛:夏枯草30克,黄芩15克,水煎,分2次服,2剂即效。
10.崩漏:夏枯草研末,每服6克,米汤或黄酒送下,每日服2~3次。
11.胆热口苦欲吐:夏枯草、竹茹各30克,水煎,分2次服,甚验。
12.百日咳:夏枯草15克,桑白皮10克,黄芩9克,地骨皮9克,枇杷叶10克,炒地龙9克,僵蚕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吕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