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学》 > 2023年第4期
编号:416756
房颤和室颤
http://www.100md.com 2023年3月10日 家庭医学 2023年第4期
     石少波

    房颤和室颤虽然差别只有一个字,但却有截然不同临床特征。二者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均可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可以直接导致死亡。这里说的房和室,分别指心房和心室,故而房颤和室颤就是心房、心室颤动。下面将从临床概况、危害和急救治疗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介绍。

    房颤为一种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伴有不协调的心房电活动和无效的心房收缩。2021年完成的全国房颤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为1.6%,估计有2000万房颤患者,较之2004年的流调结果,我国房颤人数增加了1倍多。随着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检测和(或)筛查房颤变得更加容易,房颤人数和疾病谱可能会进一步更新,患病的人群体量可能会更大。房颤的发生与高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因素密切相关,然而,年轻人房颤如今也越来越常见。这些人群有些有家族史,有些无明确的危险因素。房颤的心电图特点包括不规则的RR间期(当房室传导功能未受损时)、没有明确重复的P波和不规则的心房激动。心电图即可诊断为房颤,但阵发性房颤未发作时,心电图往往捕捉不到,对此需要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记录。为了对房颤进行精细化管理,临床上按房颤持续时间、是否伴随瓣膜性疾病,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持续性、长程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以及瓣膜性和非瓣膜性房颤(如表1)。
, 百拇医药
    所谓室颤,是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亂颤。不同于心房,心室是心脏泵血的结构,一旦室颤发生,心室将立即失去有效泵血能力,导致中枢和外周组织急剧缺血缺氧。所以说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常为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目前,国内尚无室颤确切的发生率或患病率,但从一组数字可以间接推测。我国每年猝死人数达54.4万,80%以上源于室颤。室颤既可发生于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如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早复极综合征等)、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药物副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乌头碱等延长QT间期药物)、电击伤等,亦常见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主要是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心肌炎等。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室颤的发生率大约为15%,数天后下降为3%;约80%的室颤发生在心肌梗死后6小时内。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期间的室颤,1年的复发率不到2%。相反,若室颤发生在慢性心肌缺血时,1年的复发率大于30%。

    房颤发生时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和舒张,使心房泵血功能严重受损,血流瘀滞引起心房附壁血栓形成,同时心室律极不规则,引起心悸症状并损伤心室功能。其危害可总结为七宗罪。(1)增加死亡风险:房颤并发症如缺血性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会使死亡风险增加1.5~3.5倍;(2)脑卒中(中风):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20%~30%的缺血性脑卒中和10%的不明原因脑卒中与房颤相关;(3)心力衰竭:房颤时心室率过快致舒张期缩短,且心室收缩绝对不规则致收缩功能受损,加之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射血,最终会诱发左室功能下降和心力衰竭;(4)认知功能下降、痴呆:与房颤导致的脑白质损伤、炎症、低灌注和微血栓有关;(5)抑郁:16%~20%的房颤患者存在抑郁状态;(6)生活质量下降:60%的房颤患者由于房颤症状、并发症、身心障碍、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生活质量下降;(7)住院风险:房颤患者每年的住院率为10%~40%。
, 百拇医药
    前面介绍了室颤是致死性心律失常,会导致十分严重的临床后果。室颤一旦发生可造成晕厥、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抢救不及时最终导致死亡。体格检查可见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并出现发绀和瞳孔散大。

    心电图是区分房颤和室颤的金标准,两者的心电图有显著差异。房颤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形态与振幅变化不定的f波,频率350~600次/分;心室率极不规则;QRS波形态基本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增宽变形。室颤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形态、振幅与频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群、ST段和T波。

    在临床表现上,也可以对两者进行初步区分。室颤往往会引起循环衰竭、心脏性猝死,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脉搏无法触及、血压测不出、呼吸心搏骤停甚至死亡。而房颤发作时,除非在合并预激综合征、快心室率时会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甚至循环衰竭,一般不会导致心脏性猝死。多数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严重者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然而有15%~30%的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
, http://www.100md.com
    房颤急救时,首先要评估房颤伴随的风险,明确诱发因素,评估房颤开始和持续时间、症状、CHA2DS2-VASe评分;其次,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意识等。启动治疗前,须判断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如不稳定,则应立即启动电复律,终止房颤,推荐紧急同步直流电复律转复窦律,如未成功,可予转复药物后再次电复律。复律前应立即给予治疗量的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如来不及先抗凝,则应在电复律后立即给予。除房颤持续时间小于24小时且低危卒中者,电复律后均需继续口服抗凝药物4周,优选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如血流动力学稳定,则需予以相关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预后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病人短期内通常不会有生命危险,不需要进行急救,可根据病史、发病时间、心脏彩超结果等,分别选择控制心室率、抗凝、溶栓等治疗。常用的控制心室率药物有美托洛尔等,常用的房颤复律药物有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抗凝药有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艾多沙班等。

    室颤的急救需争分夺秒,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去除诱因。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复苏,4~6分钟后会造成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救治应按心肺复苏(CPR)指南建议的初级及高级生命支持流程行CPR,迅速行体外电除颤,紧接着行2分钟的CPR,再行判断心律是否恢复。如无效或最大能量电击后复发,可在静脉应用胺碘酮后再次行除颤,期间不间断进行CPR。,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