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水平与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远期效果相关性分析
转换率,拉米夫定,干扰素,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处理,2结果,1血清HBsAg水平变化,2血清HBVDNA水平变化,3HBsAg水平与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相关
王欣怡,郭亚春,张文彬,刘金霞#(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德市067000;.承德医学院,承德市067000)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和核苷类似物,每类药物在疗效、副作用、适应证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而且疗程长达1至数年,给患者心理或经济上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在抗病毒治疗中,有必要选择一个准确的简便的预测指标,用于治疗前的疗效评估和治疗后终点结果的预测。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是HBV前基因组RNA转录产物最原始的模板,是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关键因素,是乙肝病毒复制最特异的指标,其准确性超过目前常用的HBV DNA检测。但目前通过肝活检来监测患者肝组织中的HBV cccDNA水平还存在着一定困难。本研究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2种方案及用药不同时间点进行了系统观察,对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进行分析,最终选择血清HBsAg定量分析作为疗效预测和评估的最简易指标,以指导临床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门诊和病房共收治CHB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即干扰素组43例、拉米夫定组23例。每例患者均按2007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入选[1],所有病例血清HBsAg、HBeAg、HBV DNA均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血清胆红素<34 μmol·L-1,持续6个月以上,从未接受任何的抗病毒治疗。甲、丙、丁、戊、庚等病毒性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代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除外。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家族史、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制剂等一般保肝对症治疗。另外,干扰素组给予干扰素IFN α-2b 500 MU,肌肉注射,隔日1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8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