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4年第36期
编号:455735
血栓通注射剂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5日 中国药房 2014年第36期
供血,股骨头,1抑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3治疗骨外伤,4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治疗腰椎间盘突出,6治疗强直性脊柱炎,7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结语
     何广宏,董 然(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 471002)

    中药注射剂血栓通的成分为三七总皂苷,主要含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等,可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保护脑神经、消炎、止痛等作用[1],临床常用于治疗瘀血阻络、中风偏瘫、胸痹心痛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等病症[2]。随着其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持续深入,血栓通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愈加广泛,已不仅限于心脑血管及眼底疾病的治疗,对骨科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例如,在骨科术后使用血栓通注射剂作为抗栓药物,用以抑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作为辅助治疗药物,用于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骨外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等,可以促进供血,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加速疾病痊愈。现将血栓通注射剂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抑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患者下肢深静脉内出现血凝块进而阻塞血管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肢局部出现肿胀和疼痛症状,股静脉可触及索状物,有压痛、浅表静脉曲张等。当血管内血流缓慢或形成涡流时,血小板会在血管内膜沉积,进而形成血栓;高龄、女性患者以及伴有肥胖、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是术后罹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3]。将血栓通注射剂用于骨科手术后需长期卧床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

    蔡桦等[4]筛选出11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血栓通注射剂组(58例)和低分子肝素钠组(54例),在机械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分别加用两种药物,发现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7.58%(血栓通注射剂组)和24.07%(低分子肝素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7、14 d时,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指标,发现血栓通注射剂产生的影响低于低分子肝素钠。两组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髋关节置换术后,单用血栓通注射剂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与低分子肝素钠疗效、安全性相近。李军等[5]选取骨科手术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术后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用血栓通注射剂400 mg/d。术前及术后1、3、7 d 检测PT、APTT 和测定凝血因子Ⅰ(FIB)、血浆D-二聚体(D-D)含量,且术后7 d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术后7 d 时,治疗组患者PT时间缩短较少,D-D含量下降较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722 字符